1、 地球內部是熱的,以不同形式向外散熱 。火山噴發、溫泉涌出都是地球內熱向外散發的表現。然而通過這些向外散發的熱量還不到地球每年散熱量的1%。地球內熱通過巖石向外傳導是內熱外流的主要方式。
2、地下一定深度(一般15-30m范圍),溫度常年不變,稱為常溫層,溫度大致為當地年平均氣溫,大致在10℃-22℃。常溫層之下,地溫隨深度增大而增高,深度每增加一百米而增加的地溫稱為地溫梯度,大陸上大多地區地溫梯度在2-5℃之間,平均3℃。如準噶爾盆地地溫梯度為2.12℃/100米,濟陽坳陷地溫梯度為3.45℃/100米。
3、巖漿的形成:按照3℃的增溫率計算,地下25km深處的地溫為750℃,巖石可能發生局部熔融,形成酸性巖漿。地下40km,即地殼下部或地幔頂部的地溫為1200℃,巖石可能發生局部熔融,形成基性巖漿,這是巖漿得以形成的溫度條件。
地殼中如果有切割很深的斷裂,斷裂處壓力降低從而降低巖石熔融所要求的溫度 , 容易引起巖漿的形成 ,這也是巖漿活動常受斷裂控制的原因。
4、地殼主要是由相當于中酸性火成巖成分的巖石組成,陸殼的成分接近于中性火成巖,其下層為深變質巖,表層多為沉積巖;洋殼由玄武巖組成,表層有不厚的沉積物。地幔成分相當于超基性巖,地核成分為鐵鎳金屬。
5、空氣能夠滲透到地下數十公里深的巖石中;水是一種溶劑,地表水往往含有酸性成分(水中多少都溶有二氧化碳),能溶解礦物和巖石。
6、固結作用:由沉積作用沉積下來的物質稱為沉積物,沉積物是松散的,富含粒間孔隙,在水中形成的還富含水分。固結作用是松散的沉積物轉變為堅硬的巖石的過程,包括以下形式(見下圖):
(1)壓固作用,由于上覆沉積物的重量使沉積物孔隙減少、變小,而且其中的水分被擠出,從而變硬。這種作用見于所有沉積物中, 在泥質沉積物中尤為明顯 。
(2)膠結作用,其他物質充填到碎屑沉積物的顆粒孔隙之中使沉積物膠結變硬,起膠結作用的物質主要是化學沉淀物質,如SiO 2 、Fe 2 O 3 、nH 2 O、CaCO 3 等,稱為膠結物。粘土及粉細砂等細碎屑物也可以起到膠結作用,稱為基質,膠結物和基質統稱為填隙物。
(3)重結晶作用,不結晶或結晶細微的沉積物因環境改變重新結晶或晶粒長大、加粗,從而使礦物緊密嵌合。
(4)新礦物生成,沉積物中不穩定的礦物溶解或發生化學變化,導致若干化學成分重新組合并結合成新的礦物,從而使得沉積物變硬。
7、變質作用發生的溫度由150℃-180℃(或180℃-230℃)直到800℃-900℃。低于這一溫度的作用屬于固結成巖作用,高于這一溫度使得許多巖石發生熔融,屬于巖漿作用。變質作用可以在地下幾公里到地下40多公里的深度發生,且作用過程非常緩慢。
8、變質巖的構造:
(1)斑點狀構造,巖石中的某些組分成為或疏或密的斑點,斑點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直徑為數毫米。
(2)板狀構造,巖石具有平行、密集而平坦的破裂面,沿此面巖石易分裂成薄板。
(3)片理構造,巖石中片狀或長條狀礦物連續而平行排列,形成平行、密集而不甚平坦的紋理。
(4)片麻狀構造,組成巖石的礦物是以長石為主的粒狀礦物,伴隨有部分平行定向排列的片狀、柱狀礦物,后者在前者中呈斷續的帶狀分布。
9、切割律:就侵入巖與圍巖的關系來說,總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此律還適用于包裹者新,被包裹著老。如侵入巖中的捕虜體的形成時代比侵入體老;礫巖中礫石的年代比礫巖的年代老(見下圖)。
10、速度、密度: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g/cm 3 ,地表出露的巖石密度一般為2.6-2.8g/cm 3 ,縱波在地殼中傳播速度平均為5.5-7km/s,地表以下30-40km,縱波速度平均為6-7km/s,莫霍面附近縱波速度增至8.1km/s。而在沉積盆地油氣研究目的層埋深很少超過一萬米,從淺到深縱波傳播速度大致在1-6km/s的范圍。
11、判斷斷層存在標志:
(1)擦痕、鏡面和階步(見下圖)。
(2)拖拽褶曲,斷層兩側受斷層錯動影響所發生的變薄和變曲(見下圖)。
(3)斷層角礫巖與磨礫巖,斷層兩側的巖石在斷裂時被破碎,碎塊經膠結而形成的巖石稱為斷層角礫巖與磨礫巖。前者碎塊棱角狀大小參差常見于正斷層,后者碎塊圓滑,常見于逆斷層或平移斷層。
(4)斷層泥,斷層兩側巖石因斷裂摩擦粉碎而形成的泥狀物質,常與斷層磨礫巖共生。
(5)密集節理,斷面的發育受先成節理的控制,所以斷面兩側往往有先存節理,它在近斷層處密集,離開斷層逐漸變稀以致消失。
(6)地質體錯斷、地層的重復與缺失。
(7)泉水出露及礦化現象,因為斷層是地下水或礦液的通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