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貨架上,那包標價2元的涪陵榨菜蜷縮在角落,紅色包裝蒙著層薄灰。三年前這價格能讓大媽們搶破頭,如今連促銷員都懶得換價簽——這場價格戰的潰敗,像極了重慶七八月的悶雨,下得越兇,積的水洼反而蒸發得更快。
當寶媽捏著兩包榨菜心想:“2塊的寫著傳統工藝,5塊的標著減鹽30%,女兒天天念叨要低鈉。”寶媽最終選了貴的,因為她不想“省三塊錢倒落個摳門名聲。李力剛說過一句話“降價是舉白旗認慫!客戶聞到廉價味,跑得比漲價時還快。”
破局在菜市場里發芽?
洪崖洞當地有一位老板卻玩出了新花樣。他把涪陵榨菜壇子搬到攤位前,玻璃罩里泡著正在腌制的青菜頭,旁邊立著塊手寫板:“這批霜降菜頭,腌足180天才開壇?!碑斢心贻p人來問他就說:“這是三峽云霧腌出來的,帶兩包給同事嘗嘗?”硬是把人家從試吃嘗到買走五包。
這招暗藏三重殺機:
透明化生產?:現場腌制過程看得見摸得著,破除了“低價=劣質”的猜疑
節氣營銷?:把工業化產品重新拽回農耕文明的儀式感
社交貨幣?:五包榨菜成了辦公室談資,買的是故事不是咸菜
老板還聯合社區搞起“榨菜家宴爭霸賽”。參賽大媽們研發出榨菜鮮肉月餅、榨菜芝士蝦滑等奇葩菜式,最佳創意獎得主能承包全年榨菜供應。當居民憑“榨菜冰淇淋”奪冠時,整個社區群都在瘋傳菜譜,愣是把2元榨菜吃出了網紅架勢。
李力剛老師點破玄機“這叫綁架式營銷!讓客戶自己把產品捧成角兒,比求爺爺告奶奶管用十倍?!睌祿糇C了這點:參與活動的便利店,涪陵榨菜周銷量暴漲3倍,五成顧客順帶買了其他佐餐品。
真正的勝負手藏在包裝革新里。還有一位老板做法更絕,把涪陵老廠80年代的腌菜照片印上包裝,附贈“時光穿梭碼”——掃碼能生成父母輩腌菜的老照片,貨架前立刻圍滿拍照的大爺大媽。超市經理拍腿叫絕:“這比降價狠!大爺們買回去根本不拆封,純為集齊十二生肖紀念款。”
暮色中的解放碑商圈,霓虹燈下的價格廝殺再狠,終究干不過巷子里那盞暖黃的燈。當有人用榨菜芯調雞尾酒時,老字號們該明白了:消費者愿意為奶茶杯套多花十塊錢,榨菜袋里藏的,憑啥不能是長江邊的晨霧、老匠人指甲縫里的鹽晶?
涪陵榨菜的案例,為所有企業敲響警鐘:銷售并非簡單的價格博弈,而是一場關于需求洞察、資源整合與價值傳遞的系統工程。只有真正理解消費者“要什么”,才能找到破局的關鍵鑰匙。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唯有將戰略布局扎根于用戶需求,方能在紅海中開辟一片藍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