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公開罵醫生不專業,馬上被平臺制裁,不允許PK刷禮物,知名網紅Coser于芷晴,憑借其精美的角色扮演和獨特的直播風格,積累了大量粉絲,然而,近期她在直播平臺上的活動受到了限制,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與醫院的爭議
此前,于芷晴前往上海某知名醫院就診,懷疑自己患有抑郁癥,然而,醫生的診斷結果顯示她并未患有相關疾病,對此,于芷晴在直播中表達了對醫生和醫院的不滿,質疑其專業性。
直播受限與平臺政策
近期,于芷晴在直播中透露,自己被平臺限制,許多功能無法使用,特別是被禁止參與直播PK長達半年。她認為,這一處罰源于大量用戶的舉報,自己對此感到冤枉,很多人覺得這跟她在直播間里吐槽醫生有關系,直播PK是主播獲取禮物和收入的重要方式,被限制參與無疑對其收入造成了顯著影響。
平臺監管與行業規范
近年來,直播行業的快速發展伴隨著諸多亂象,為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相關部門和平臺紛紛出臺規定,加強對主播行為的監管,例如,2020年11月,廣電總局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不為違法失德藝人提供公開出鏡發聲機會。
2021年2月,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制定并公布《演出行業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對違反從業規范的演藝人員實施不同程度的行業聯合抵制,此外,平臺自身也在加強管理,以抖音為例,推出了“健康分”制度,對主播的日常行為進行評分,違規行為將導致扣分,并可能限制直播功能。
主播行為與公眾責任
作為公眾人物,主播的言行對粉絲和社會有著廣泛影響,利用直播平臺發表不當言論,可能引發負面輿論,甚至觸及法律紅線,例如,2024年8月,一女主播因在直播中發表不當言論被判刑,賬號也被封禁。
結語
于芷晴的事件提醒我們,網絡并非法外之地,主播應謹言慎行,遵守法律法規和平臺規定,平臺也應加強監管,確保直播內容的健康和積極性,共同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對此你們有什么想吐槽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