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甬派
4月2日是世界孤獨癥日,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下邊牧控群友@Song劍波家的邊牧崽崽,今年6歲,長得那是“狗靚條順”。
粉絲投稿——邊牧崽崽
更令人驕傲的是崽崽還是一只志愿犬!
視頻來源見水印
2021年崽崽加入“萌寵益起來”志愿服務隊,并與特殊兒童瑜寶結緣。2023年8月,和瑜寶正式成為結對關系。
今年,是這兩個小家伙互相陪伴的第四年——
在鎮海區蛟川街道景和學校大門口,有一位特殊的“家長”。它是邊牧崽崽,特殊兒童瑜寶的陪伴志愿犬。
“這幾天,瑜寶一直翻我手機里崽崽的視頻!”瑜寶媽媽告訴我們,兩個小家伙有一段時間沒見了,正好借著采訪的機會讓他們見上一面。“這還是崽崽第一次來接瑜寶放學!”瑜寶媽媽說。
結束一上午課程的瑜寶在老師的護送下走了出來,崽崽老遠就跑上去迎接,開心地搖著尾巴,圍著瑜寶繞了一圈又一圈。
“瑜寶還記得它是誰嗎?”
“是大狗狗,是崽崽。”
在瑜寶一聲聲“嗯啊”表示高興的尖叫聲中,我們清晰地捕捉到了他對邊牧崽崽的愛稱“大狗狗”。
瑜寶的特殊并非天生,而是因六個月大時的一場高燒誘發了難治性癲癇,同時伴有孤獨癥的癥狀。相比純孤獨癥的孩子,瑜寶的情緒還算穩定,但社交是他最大的問題。
然而誰都沒想到,一條毛茸茸的大狗狗,開啟了瑜寶對于自我表達的認識。
兩個小家伙是在“萌寵益起來”志愿服務隊走進景和學校時“一見鐘情”的。回憶起那次送別,瑜寶媽媽仍然難掩激動。“崽崽離開的時候,瑜寶居然哭了!”瑜寶媽媽說,“這對他的成長而言是一次很大的進步。”
在“萌寵益起來”志愿服務隊的一次次活動中,瑜寶和崽崽的感情逐漸深厚。不會表達的瑜寶開始拉著崽崽的牽引繩不松手、學會丟飛盤和崽崽互動,甚至主動叫崽崽的主人為“大伯伯”。
“完全沒想過會多一個小外甥!”眼前這個操著一口靈橋牌普通話的男人就是崽崽的主人,被大家稱為“崽崽爸”。
崽崽爸家住海曙區,和瑜寶家的距離算得上遠,然而對瑜寶的召喚他總是“使命必達”。他會帶著瑜寶和崽崽一起玩飛盤、摘橘子、露營,抱著瑜寶和崽崽近距離互動,當然也會在瑜寶多次不小心扯到崽崽毛發時心疼地嗔怪一聲,“瑜寶,你這樣崽崽不要和你玩了!”
如今,崽崽陪伴瑜寶已是第四個年頭。溫順聰慧的崽崽讓瑜寶學會了表達自我,他會在下雨天時望著窗外說“戴草帽了”,會在看到小魚時說“咘嚕咘嚕”,會在他找不到玩具球時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去找”。“以前他從來都不會有描述性的表達,我想這就是動物陪伴帶來的力量!”瑜寶媽媽說道。
“萌寵益起來”志愿服務隊成立于2021年,目前已經有50多戶志愿犬家庭加入其中。服務隊一方面與特殊學校合作開展公益活動,另一方面組織孤獨癥家庭與志愿犬家庭“1+1”結對。目前已有五組家庭成功結對,其中年限較長的就數瑜寶和崽崽。
負責人張瓊瑛告訴記者,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公益組織、愛心人士能夠加入他們,“給予特殊兒童愛和溫暖”。
2024年3月,《中國孤獨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Ⅴ)》中顯示,我國0—14歲孤獨癥兒童約200萬人,且每年新增約16萬人。
2024年3月,中國首批3只符合國際輔助犬組織 (ADI) 訓練標準的孤獨癥輔助犬上崗服務。2025年1月,又有新一批孤獨癥輔助犬畢業上崗。
百萬級的孤獨癥兒童、個位數的孤獨癥輔助犬,這組驚人對比讓“萌寵益起來”等公益組織充滿動力。他們的方向,是讓更多以崽崽為代表的公益志愿犬通過培訓、考證,“上岸”成為孤獨癥輔助犬,幫助更多孤獨癥兒童。
這場萌寵走進孤獨癥兒童家庭的“實驗”仍在繼續……
這個世界不能沒有狗狗
崽崽你真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