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
“何時算舊?哪種是新?賽百鬧,有舊有新。如果把時間無限拉長,新舊并無差別。千年的非遺項目,有80、90、00后等傳承人代代相承……”
進入非遺工坊,門口的引言便引起了人們的矚目。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zhèn)上的這家非遺工坊裝修精致、風格獨特,店面雖不大,卻瞬間抓住了來往市民的目光。
“創(chuàng)辦你好賽百鬧非遺工坊,也是想以有趣又有溫度的方式為非遺的延續(xù)傳承出一份力?!币两鸹袈迤旆俏镔|文化遺產發(fā)展協(xié)會會長撖麗俊一邊說一邊演示鄂爾多斯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點油缽兒”。
撖麗俊不僅是你好賽百鬧非遺工坊的創(chuàng)辦者,也是傳統(tǒng)體育游藝項目“點油缽兒”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伊金霍洛旗非物質文化遺產發(fā)展協(xié)會會長撖麗俊正在進行非遺代表性項目“點油缽兒”教學。受訪者提供
你好賽百鬧非遺工坊內展示的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及知識產權。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賽百鬧也是蒙古語“你好”之意,走進非遺工坊,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景泰藍掐絲琺瑯畫”文創(chuàng)展示、內蒙古自治區(qū)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彩繪藝術”文創(chuàng)展示、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鄂爾多斯布藝”文創(chuàng)展示......一件件精致的非遺文創(chuàng)產品令人目不暇接。
撖麗俊介紹,工坊構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設計師+高校研究團隊”的跨界融合生態(tài)。
你好賽百鬧非遺工坊內,學徒王晶正在學習竹柳編。人民網記者 劉藝琳攝
傳承人提供核心技藝支持,確保文化基因純正;設計師團隊主導產品創(chuàng)新,將點油缽兒、彩繪、傳統(tǒng)玻璃畫、鉤針編織、竹柳編、掐絲琺瑯等14項非遺技藝與現代審美結合,開發(fā)家居飾品、文創(chuàng)禮品等系列產品;高校智庫參與技藝改良與數字化保護,推動傳統(tǒng)工藝流程標準化,提升生產效率30%以上。
如今,你好賽百鬧非遺工坊打造了一條“非遺資源數據庫建設—IP衍生品開發(fā)—線上線下全渠道運營—收益反哺傳承人培養(yǎng)”的完整產業(yè)鏈。2024年營收突破160萬元,產品復購率達35%,并帶動23名手藝人穩(wěn)定就業(yè)。
“我們以吸納傳承人靈活就業(yè)、帶動低收入群眾就業(yè)為企業(yè)生存的前提、發(fā)展的基礎?!闭f到未來發(fā)展,撖麗俊信心十足,以顧客滿意度為發(fā)展的保障,深挖民俗技藝精髓,巧妙融合時代元素,努力探尋古老傳承與現代社會的多元可能。
你好賽百鬧非遺工坊內景。受訪者提供
你好賽百鬧非遺工坊內景。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