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呈現出人才年輕化的顯著趨勢,越來越多優秀青年學者開始在重要崗位嶄露頭角。
最近浙江大學迎來70后院士馬琰銘出任校長,在他履新后,馬琰銘院士也成為了國內頂尖高校中最年輕的"中管高校"一把手。
馬琰銘院士
最近這段時間,除了浙江大學迎來新校長外,還有多所高校的領導進行了調整,比如有福州大學、閩南師范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高校。
其中最引起大家關注的當屬廈門理工學院領導調整,據媒體報道可知,“80后”曾煥強教授擔任廈門理工學院副院長。
曾煥強教授
縱觀很多高校副校長,基本上都是70后,很少看到有80后擔任副校長的情況出現。而廈門理工學院是福建省A類一流應用型建設高校、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學校在2023年,還將更名為廈門理工大學工作已列入省高等學校設置“十四五”規劃中。
廈門理工學院
80后”曾煥強教授能夠擔任這所高校副校長,這也引發了大家熱議,大家都想知道曾煥強教授到底有何實力能擔此重任。
其實在看了曾煥強教授的個人履歷后,才感嘆道什么是真正的年少有為。據悉,曾煥強教授在1984年出生,今年41歲。
他在2005年本科畢業于華僑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專業,在本科畢業后,以優異成績獲得保研機會,保研到本校攻讀信號與信息處理碩士。
在華僑大學讀書期間,以優異成績榮獲了優秀本科學位論文獎、優秀本科畢業生、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優秀碩士畢業生等一系列榮譽。
- 華僑大學是福建省“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高校。
- 這所高校不僅在福建省排名位居前列,在國內高校排名也非常靠前。而曾煥強教授本碩均畢業于華僑大學,這樣的學歷背景非常不錯。
華僑大學
在曾煥強獲得碩士學位后,獲得了新加坡政府全額博士獎學金,前往南洋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博士畢業后來到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博士后研究員。
- 南洋理工大學是一所科研密集型世界名校,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南洋理工大學位列全球第15位,學校在跨學科領域有多個學科排名世界第一。
- 香港中文大學是一所享譽國際的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是中國唯一同時擁有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拉斯克獎及香農獎得主任教的大學。學校在2025 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36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后,曾煥強懷著感恩之心回到母校華僑大學任教。在2014年擔任華僑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當時他才30歲。在2020年開始擔任華僑大學工學院院長,近日升任為廈門理工學院副院長。
曾煥強長期從事長期從事圖像處理、視頻編碼與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教學科研及應用工作,先后擔任IEEE Senior Member、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等重要職位。
近些年來先后主持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IEEE Transactions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重要學術會議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項和授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項。
曾煥強教授
80后曾煥強教授擔任廈門理工學院副院長,對廈門理工學院來說意味著什么。
第一,曾煥強今年41歲,這個年齡正處于年富力強的重要時期,這個年齡具有充沛的精力和活躍的創新力。
曾煥強的到任,為學校領導班子注入了新鮮血液,而學校正值申請更名為"廈門理工大學"的關鍵時期,引進具有國際視野的年輕學者有助于提升學校的科研創新能力。
曾煥強教授
第二,曾煥強長期從事物聯網與人工智能領域的教學科研及應用工作,他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領域產出了非常豐碩的科研成果。
廈門理工學院的物聯網工程專業被軟科評為B+等級,而且現在各個高校都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而曾煥強教授的研究方向與學校重點發展專業高度契合,其豐富的產學研經驗將推動相關學科建設。
第三,曾煥強作為從教學科研一線成長起來的管理者,他更了解青年教師的成長需求,他的到來可以進一步優化廈門理工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
廈門理工學院
綜合來看,曾煥強來到廈門理工學院任職,對于廈門理工學院發展來說是一件好事。我們期待曾煥強教授在新的崗位上繼續發揮專業特長,為廈門理工學院乃至福建省高等教育發展作出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