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055大驅去澳大利亞的海岸自由航行之后,這幾天,一艘中國科考船也開始在澳大利亞南海岸附近水域自由航行,進行常態化作業。結果這一幕,又再次成了澳大利亞的心病。也讓澳大利亞長期以來的對華政策兩面性,突顯的淋漓盡致。
按照英媒《衛報》的消息,中國科考船的出現,引發澳大利亞廣泛轟動。有澳大利亞人士惡意揣測,說這艘科考船帶有“軍事目的”。不過,在輿論升級之際,澳總理阿爾巴尼斯出面,外交喊話中國,證明這艘科考船沒有違法行為,但寧愿它不要出現在這。暗中含義,一目了然。
而按照澳大利亞媒體的進一步描述,這艘高達6000多噸的“巨無霸”級科考船,最近的時候,距離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郊區海岸線,約24海里。距澳大利亞南部島嶼更是只有14海里。那么,嚴格來說,中國科考船完全遵守的是國際規則制定的“自由航行”標準。與之相反,澳大利亞在南海的一些行為,尤其是試圖闖入我國領空的行為,才是真正的帶有惡意和敵意。
坦率地說,澳大利亞對華態度始終存在結構性矛盾。既試圖維持經濟合作的基本盤,又難以擺脫安全焦慮驅動的戰略對抗。一方面,作為中國鐵礦石、煤炭的最大進口國,2024年對華貿易額占其出口總額的38%,這種經濟綁定使其無法承受對華“脫鉤”的代價。但另一方面,從2021年撕毀維多利亞州“一帶一路”協議,到加入美英主導的AUKUS核潛艇聯盟,澳大利亞已成為美國“印太戰略”最激進的支持者。此次科考船事件中,澳分析人士所謂“軍事目的”的臆測,本質上反映了其安全精英群體對中國海洋活動“泛安全化”的思維定式。
拿這一屆澳大利亞政府來說,表現出來的形勢,就是阿爾巴尼斯政府一邊恢復了煤炭、龍蝦等商品對華出口,但另一邊又在關鍵礦產領域加速推進對華“去風險”。一邊在APEC峰會上強調“穩定對華關系”,另一邊卻批準美軍擴建達爾文港軍事基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