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中方擬限制電池及關鍵礦產技術出口,引發國際關注。這一舉措背后,是復雜的國際博弈,美方過往種種行徑,終讓自身陷入如今局面。
中國在電池及關鍵礦產技術領域優勢顯著。在正極材料方面,全球近90%的市場份額由中國占據,且掌握核心生產工藝。以磷酸鐵鋰制備技術為例,中國企業的工藝成熟度和產品質量在全球處于領先,大量供應全球市場。在鎵等關鍵礦產加工技術上,同樣優勢突出,約90%的相關技術集中于中國,從開采到精煉,形成了完整且高效的技術體系。
中方此次對《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調整,擬在限制出口部分新增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等條目。公眾意見征詢期已過,新措施即將落地。這不僅是對本國技術資源的合理保護,更是在當前國際環境下的必要之舉。
中國電池(資料圖)
這一技術出口限制對美國沖擊巨大。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在續航等關鍵技術上依賴中國相關技術。若無法獲取中國的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其新能源汽車續航技術發展將面臨瓶頸,研發周期大幅延長,成本飆升,在全球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在軍事領域,眾多先進武器裝備的制造依賴高性能電池及關鍵礦產技術,技術斷供下,美軍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受阻,軍事技術發展滯后。
中方此舉意圖明確。一方面,防止先進技術泄露。多年研發積累的核心技術,是中國產業發展的根基。保護技術,避免被他國輕易獲取,維持自身技術領先優勢。另一方面,鞏固中國企業全球市場競爭力。限制技術出口,確保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關鍵地位,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讓中國企業憑借技術優勢獲取更大利益。
特朗普(資料圖)
長期以來,美國忌憚中國實力增長,在多領域對中國展開打壓。貿易上,加征高額關稅,限制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科技領域,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限制技術交流與合作,試圖阻礙中國科技進步。在5G領域,美國以所謂“安全威脅”為由,在全球范圍內打壓中國企業,阻止中國5G技術推廣。
面對美國的打壓,中國始終保持克制與理性,期望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在多領域發展中秉持和平友好態度,未針對任何國家。但在核心利益與國家主權面前,中國絕不退縮。此次技術出口限制,正是對美國長期不合理打壓的有力回應,堅定維護自身權益。
在此情形下,特朗普火速行動。當地時間3月20日,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旨在擴大美國本土關鍵礦產金屬產量。這項行政命令覆蓋鈾、銅、鉀等礦產資源,甚至還包括煤炭,要求以更加清潔的方式提高本土煤炭產量。鈾作為核電站重要原料,美國能源信息署指出,2023年,美國核電站99%的核燃料原料鈾濃縮物需要從海外采購;銅廣泛應用于電氣、電子等眾多領域;鉀是農業生產中重要的肥料原料。特朗普此舉意在減少對國外相關礦產資源的依賴。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還在能源領域積極布局。內務部宣布開放阿拉斯加更多土地用于油氣生產,取消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限制。美國長期推行“能源主導戰略”,首要目的是降低國內能源成本,緩解通脹壓力,增強經濟競爭力。其次,減少能源進口依賴,通過本土能源開發,提升能源自給率,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經濟進一步發展。再者,滿足國內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為產業發展提供穩定能源支撐。
但特朗普的能源計劃面臨諸多挑戰。國內礦業產能有限,長期依賴進口,短時間內提升本土關鍵礦產金屬產量困難重重。阿拉斯加土地開發雖開放,但審批流程繁瑣,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昂,且面臨環保等多方面壓力。在國際市場上,美國能源企業還需與其他國家競爭,在技術、成本等方面優勢并不明顯。
此次中方技術出口限制,后續影響深遠。在中美關系上,將促使美國重新審視對華政策,雙方博弈進入新階段。全球相關產業格局也將發生變化,各國將重新評估自身技術發展路徑,尋求新的技術合作與供應渠道,推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與調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