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黃切段,胡蘿卜切絲,起鍋燒油,放入腌制好的牛肉片,翻炒至斷生……
“能夠為家鄉貢獻一份力量,我感到無比自豪?!弊匀ツ辍奥暩鐚W堂”在江門市技師學院揭牌后,香港知名餐飲從業者陳聲多次回到家鄉現場授課,針對烹飪專業的學生進行技能培訓,推動“粵菜師傅”工程向更高水平邁進,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提供人才支撐。
香港知名餐飲從業者陳聲多次回到家鄉現場授課
近年來,蓬江區深入推進江門市委“港澳融合”“僑都賦能”工程,打出搭建創業平臺、優化涉僑服務、活化歷史街區、引導僑胞反哺等“組合拳”,廣泛凝聚僑界資源力量,助力“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該區僑資企業首次突破千家,長堤歷史文化街區全年引流游客28萬人次,發動港澳各界鄉親捐贈超300萬元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一站式”服務讓投資創業更便利
今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聯同投資推廣署,到江門“灣區之眼”港澳臺僑青年中心開展交流會。在會上,“灣區之眼”港澳臺僑青年中心主任唐一瀚向現場的香港青年發起了誠摯邀請:“我們將積極引進創新資源,為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青年提供創業、就業、學業、置業全方位一站式服務,積極幫助其落戶江門創新發展?!?/p>
去年以來,蓬江不斷完善“僑夢苑”(蓬江分園)、“灣區之眼”港澳臺僑青年中心等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吸引了不少港澳青年人才、高新項目及團隊等到該區考察、投資。目前,該區已開展“邑眼看未來”系列沙龍8場,為500多名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青年提供就業創業服務。
蓬江不斷完善創新創業載體建設
其中,“灣區之眼”港澳臺僑青年中心運營團隊已于去年6月進駐落戶,為眾多來江創新創業的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青年提供“創業、就業、學業、置業”四大領域服務。據統計,該中心目前已組建青年創業顧問及導師團28人,鏈接廣東省香港商會、澳門愛國教育青年協會等10多個不同界別的港澳社團、組織,成功孵化港澳青年創業品牌2個,推動內地知名餐飲5個品牌成功“出?!边M駐香港。
同樣的案例還有“僑夢苑”(蓬江分園)。該園區聚集全區產業集群和科技創新上的“僑資源”優勢,2019年掛牌以來累計新增僑資企業242家。同時,園區還結合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與港澳地區組織開展各類人才聯誼交流活動,累計參與人數約 450人次。
讓僑企“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蓬江的“秘訣”之一就在于提升華僑華人投資便利化?!叭ツ?,我們推動華僑回國定居和申請恢復(登記)戶籍試點實行‘一窗受理、并行審批、一并發證’?!鄙鲜鲐撠熑私榻B,蓬江還設立便利華僑華人投資稅收服務蓬江分中心、在全國博士后創新(江門)示范中心等平臺,為華僑華人、僑資企業提供稅費政策解讀、涉稅法律解疑、僑企合作交流等一站式服務。
多措并舉共同發力,“僑助‘百千萬工程’”在產業發展上的影響立竿見影:去年該區新增僑資企業62家,總數達1056家,其中美心食品、利華實業、科杰技術等均為江門市重點僑資企業代表。此外,該區共發動18家僑資企業參加第135屆廣交會,參展企業累計促成合同成交金額達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加30%。
活化保育讓百年僑建筑“開口說話”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名單,位于蓬江區長堤歷史文化街區東段的啟明里成功上榜。
啟明里入選第四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名單 楊興樂/攝
啟明里景區原為江門市區13個百年華僑古村落之一,見證著江門開埠百年的繁榮。近年來,蓬江區充分挖掘啟明里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以“僑文化”“鄉愁”為主題打造百年華僑古村。如今,啟明里已成為集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城市歷史文化傳承展示、城市旅游休閑消費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色文化旅游休閑街區,躍升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廣東省第一批旅游休閑街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保育活化讓百年僑建筑“開口說話”,是蓬江僑助“百千萬工程”的有效實踐。在這個過程中,蓬江始終堅持“修舊如舊”,讓歷史建筑既保留原有風貌,又煥發新活力。
早在2023年,蓬江就以“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的改造保育理念,對長堤歷史文化街區開展活化保育行動,推動成功創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國家非遺項目蔡李佛拳也于2024年落戶長堤歷史文化街區,助力蓬江文旅高質量發展。
保育活化,讓更多游客得以走進長堤歷史文化街區。去年以來,該街區分別舉辦了57場(次)江門市龍獅巡游暨2024年江門市龍獅武術邀請賽、2024年中國僑都(江門)文化互鑒·同心筑夢嘉年華活動暨大灣區蔡李佛“龍騰盛世 獅舞中華賀國慶”等活動,并舉辦23場音樂會,共吸引海內外游客超過28萬人次。
類似的改變,在蓬江區丹灶德循林公祠也能看到。
德循林公祠始建于1935年,是南洋華僑林紫昭先生為紀念其父親林德循而修建的家祠,占地面積600多平方米,主體為磚木結構,布局既具有傳統廣府祠堂的韻味,也蘊含了西方建筑設計的巧思,一步一景,皆為奇觀。
家鄉祠堂是祖先的家園,是海外華人的根之所在。去年10月,為了充分發揮德循林公祠傳承和弘揚僑文化的積極作用,在相關部門的推動下,德循林公祠順利修復竣工,重現昔日風采。國家級非遺蔡李佛拳、江門市非遺蔡李佛醫藥德循林公祠研學基地也同步進駐古祠,助力歷史建筑活化利用,共譜僑武結合新篇章。
“我們積極發動和支持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倉東遺產教育基金等僑界力量,通過在公祠打造當地首個僑文化交流品牌——‘藍瓦講堂’,定期舉辦各類共享成果、文化交流活動,幫助僑胞更好了解僑鄉歷史文化,增進民族認同感?!迸罱瓍^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每逢節假日,蓬江區丹灶德循林公祠都會熱鬧非凡。截至今年2月,“藍瓦講堂”已累計舉辦5期交流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參加。
共建美麗僑村讓鄉愁看得見
走進蓬江區棠下鎮良溪村,300多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落之間,一條沿用至今的古驛道蜿蜒曲折。這條延續了900多年的古村落,剎那間讓人仿佛穿越了時空。
“我們廣泛發動華僑、社會各界的力量,對村容村貌進行全方位升級改造,包括修復古建筑、環境治理、公路修建等,同時,講好“后珠璣巷”故事,不斷引進民宿、研學、尋根等多樣化文旅項目。目前,每年來到良溪村的游客有四到五萬人,文旅經濟推動村集體收入年增長2%,2024年收入達509萬元?!绷枷逑嚓P負責人介紹。
引導僑胞共促美麗僑村建設,一個個僑助“百千萬工程”的鮮活案例正在蓬江涌現。近年來,蓬江區堅持黨建引領、聚力僑鄉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把“紅色美麗僑村”建設成為突出黨建引領作用的主陣地、展示鄉村振興成就的新窗口、凝聚僑心僑智僑力的大平臺,推動良溪、周郡、高村、長喬、盧邊等5個村(社區)入選江門市“紅色美麗僑村”。
“今年,我們還發動熱心僑企與僑村結對,把僑企的資金、技術、人才優勢與僑村的土地、生態、產業優勢結合起來,推動僑村僑企共同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迸罱瓍^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舉例說,為了講好“后珠璣巷”故事,該區共發動海外鄉親捐贈15萬元支持綠美生態建設,共建美麗僑村。
其中,周郡村與廣東今科機床有限公司進行結對,雙方計劃圍繞周恩來總理視察周郡光輝足跡線路打造、鄉村人居環境改善、道路硬底化改造、河涌水利工程建設、集體資產盤活利用等方面展開合作;良溪村與廣東濱崎食品有限公司進行結對,雙方計劃在今冬明春鄉村綠化、加裝太陽能路燈等基礎設施、打造美食和民宿等文旅項目上展開合作;長喬村與廣東建雅摩托車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結對,雙方計劃圍繞鄉村綠化美化、基礎設施建設、道路修繕改造等方面展開合作……
除了大力提升村容村貌,蓬江還發動僑胞助力慈善公益。去年以來,該區累計發動港澳各界捐贈金額達301.3萬元。其中,香港江門總商會主席黃達東設立的“東方助人慈善基金”捐贈助力鄉村振興100萬元;澳門江門商會會長黃德秋為扶貧濟困、鄉村振興建設捐資近90萬元;香港棠下同鄉會會長吳奕悠向棠下鎮衛生院捐贈救護車,價值50萬元;香港至興基金會捐資助學約20萬元……
鄉愁與產業并行,教育醫療護航,時刻印證著僑是蓬江最寶貴的資源,也是“百千萬工程”的重要引擎。蓬江區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僑都賦能”工程,推動僑資源與產業發展、文化傳承、民生改善深度融合,書寫新時代僑鄉振興的蓬江答卷。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南方+記者 鄭琦 通訊員 陳瑞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