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全國多地物業費“降價潮”來襲,背后原因幾何?
“物業費降了!”“從今年開始,小區的物業費真的降了!”“我們這里去年就開始下調物業費了。”
在網上近段時間,看到不少城市的眾多網友都在說物業費下調了。然而我也去小區的物業問了,說我們小區的物業費沒有下調,畢竟價格也不貴,才1.4元一平米,那你們小區的物業費降了嗎?
在過去,物業費似乎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支出,然而近來,全國多地卻掀起了一股物業費“降價潮”,這一現象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從重慶到武漢,從青島到銀川,眾多小區的物業費紛紛下調,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原因呢?我們以前來看看吧!
政策調控是推動物業費降價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在2024年6月重慶市正式施行新修訂的《重慶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明確住宅前期物業收費統一實行政府指導價。
在此新規下,不少物業公司主動降低物業費,像服務恒大未來城小區的長城物業,就將高層住宅物業費從2.4元/平方米降至1.9元/平方米,降幅約為20%。
同樣,銀川在2024年7月1日起實施《銀川市普通住宅前期物業服務和停車收費政府指導價標準方案》,鼓勵采取“物業費一費制”對物業收費水平進行平衡,吉泰、中海等多家優質物業企業的63個小區在方案實施前就主動降價。
政府通過制定指導價,規范物業服務收費行為,抑制不合理的費用上漲,保障了業主的權益。
其次,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也對物業費下調產生了影響。
隨著房地產市場步入存量時代,新增物業面積驟減,而物業公司數量眾多,競爭愈發激烈。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近年來,物業上市公司的管理規模增速持續放緩,2024年中報披露合約面積數據的49家物業上市公司中,18家出現負增長。
為了維持管理面積,一些小型物業公司開始主動降價。例如,廣西柳州維美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以免收物業費的方式爭取與小區續簽合同。
這種“以價換量”的策略,是物業公司在市場競爭壓力下的無奈之舉,也直接導致了物業費的下降。
再次,業主維權意識的覺醒同樣不可忽視。
過去,業主在與物業公司的博弈中往往處于弱勢地位,但如今,越來越多的業主開始通過業委會與物業公司談判,爭取合理的物業費價格。
在武漢,不少小區的業主與物業公司協商成功,實現了物業費的下調。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家物業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在該區服務的6個項目中,已有70%的樓盤物業費降價,部分為公司主動調整,以挽留客戶。
當業主們對物業服務不滿意,或者認為物業費過高時,便會積極發聲,促使物業公司做出改變。
甚至有些小區還紛紛成立了業委會,然后罷免掉物業公司,從而實現了小區自管自治,甚至有的小區還管理不錯,到了年底都有分紅,這個在以后也可能是一個大的趨勢了。而物業公司為了自救,只能是降價,并且提供更好的服務。
另外,空置房物業費打折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物業費的整體下降。
全國已有十余座城市(區)宣布空置房物業費可打折,如長沙規定集中交付日期的次月起連續空置至第24個月,按照物業服務收費標準的70%繳納物業服務費用;
蘭州新區規定對連續未入住6個月以上的空置住宅,申請通過后物業費按50%收取。
這些政策不僅減輕了業主的負擔,也對存量項目產生了傳導效應,影響了整體物業費的定價。
這場物業費“降價潮”,是政策、市場、業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業主來說,物業費的降低意味著生活成本的減少;對于物業公司而言,則需要在降低收費的同時,思考如何提升服務質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未來,隨著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和業主維權意識的不斷增強,物業服務行業或許將迎來新的變革,真正實現服務與價格的對等,讓業主享受到更優質、更實惠的物業服務。
最后再問一遍,你們小區的物業費貴嗎?今年降價了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