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常德市第十一中學聯合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專家團隊,為2300余名學生進行了視力篩查,為成長路上擦亮“心靈之窗”注入科學力量。
活動當天,校園體育館化身專業診室,專家團隊攜帶電腦驗光儀、視力表等設備,為每位學生建立精準的視力檔案。不同于常規檢查,此次篩查涵蓋裸眼視力、矯正視力、屈光度等六項核心指標,通過散瞳驗光等技術手段,有效區分真性近視與假性近視,為后續干預提供科學依據。
檢測現場,醫護人員特別關注青少年常見的視疲勞癥狀。通過裂隙燈檢查排除結膜炎等眼部疾病,結合學生日常用眼習慣進行綜合評估。針對檢測中發現的近視高發年級,專家現場示范“20-20-20”護眼法則:每用眼20分鐘,眺望20英尺外景物20秒,生動易懂的科普贏得師生點贊。
本次篩查最具特色的創新舉措,是為每位學生建立動態視力健康檔案。這份電子檔案不僅包含當前檢測數據,還特別設置“視力發展曲線圖”,通過比對歷年數據預判近視發展趨勢。家長通過專屬端口可查看立體化的分析報告,獲取包括坐姿矯正、光照強度調節等12項個性化建議。
對于篩查出的視力異常者,醫院開通綠色轉診通道。在嚴格保護隱私的前提下,將需要醫學驗光的部分學生信息同步至三甲醫院預約系統,并為高度近視學生設計包含眼底檢查的加強套餐。這種“篩查-預警-干預”的全鏈條服務模式,真正實現從數據采集到健康管理的閉環。
常德市十一中政教處主任譚健偉表示,通過專業的視力篩查和健康教育,希望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降低近視發生率。接下來,學校將在體育課融入羽毛球、乒乓球等有益視力發展的項目。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張紅霞透露,學校和醫療團隊雙方正在搭建區域性的視力健康數據庫。該平臺將整合全市多所監測學校的篩查數據,運用AI算法生成區域近視防控熱力圖。未來計劃開展“護眼家庭認證”活動,通過家校醫三方簽約,將科學用眼規范延伸到每個家庭的書房與客廳,讓健康守護不留盲區。
來源:指尖新聞
作者:吳岳兵
編輯:劉眉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