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2年“遼寧號”航母服役后,國內外對中國軍事的發展高度關注,尤其是美國方面,長期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對中國軍力的提升更加重視。但美國一直以來憑借其強大的海上力量和空中作戰力量來維持霸權,盡管他們過去一直在口頭上夸大中國的軍力,但實際上行動上依然是傲慢的,并沒有去研發專門針對中國的武器系統。但在近兩年,美國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轉變。去年8月,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發布了一份評估報告,文件內容明確提到“中國正在超越美國”,美軍正在失去優勢。
如果結合這份報告的整體基調來看,其實還是有著比較明顯的渲染“中國威脅論”的味道。文中明確表示,如果中美兩國在未來發生規模較大的戰爭,那么美軍無法在同解放軍的作戰中獲得優勢,原因是美國低估了中國的軍事實力,也難以預測太平洋兩岸發生沖突后的代價。所以報告認為西方世界低估了中國的軍事潛力,美國應予以重視。
尤其是對于西太平洋的局勢,報告指出現在解放軍的實力已經超越了美國,中國軍力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扭轉了西太平洋地區的對比形勢,如果美國再不進行調整,亞太地區的力量平衡會被打破。其實圍繞西太平洋的問題,去年7月美國國會兩院軍事委員會領導層委員會已經討論過該問題,他們用“美國正面臨著自1945年以來最嚴峻挑戰”來形容中國軍力的發展。該委員會的副主席埃德爾曼當時還提出,美軍幾乎不可能在距離中國海岸線1000英里范圍內打贏戰爭。
美國方面之所以對他們在亞太地區的“掌控力”感到擔憂,其實有多方面的原因,不完全是因為中國,總結下來大致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中國區域拒止作戰體系已經成熟。經過了三十多年的建設,中國的區域拒止體系已經完善,過去該體系十分依賴“東風快遞”,但如今隨著軍用無人機和隱身戰機的快速發展,大型航母艦隊和萬噸級驅逐艦越來越多,解放軍的選擇也更加多樣化。美軍能亮出什么招數,解放軍就能回應什么招數。
第二個原因是美軍沒有大國戰爭經驗。過去一提起實戰經驗這個詞,很多人覺得美軍前些年剛經歷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有實戰經驗。但實際情況是這些國家實在是過于貧弱,根本不是美軍的對手。美軍只需要用“治安戰”的方式就能掌控局面。但中俄等國都是軍事強國,美國這套打法是完全不可用的。
第三個原因是美國軍工生產能力不足。在二戰時期,美軍曾經在短短幾年內打造了上千艘戰艦,大發戰爭財。但現在美國各大船廠一年到頭也就只能生產兩三艘戰艦,如果遇到大戰,后方無法滿足軍需。所以綜合這三點原因,讓美軍感到他們在亞太似乎有點“站不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