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以通過促進大腦血液循環和釋放多巴胺等神經遞質,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與記憶力,同時也可以緩解學習壓力,幫助大腦高效吸收信息,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各個高校中,運動場地以及時間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經濟富庶的大灣區腹地,有所“年輕”的高校,就非常注重學生的運動發展,無論是場地的設置還是時間的安排都非常合理,它就是廣州商學院。
在廣州商學院校園里,最令人心動的不僅是綠樹成蔭的景觀大道和書香縈繞的教學樓,更有一片片充滿活力的運動天地如繁星般點綴其間。對于每天往返于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的學子而言,這些觸手可及的運動資源就像校園里的"健康加油站",無論是想酣暢淋漓地打場球,還是利用碎片時間做組力量訓練,甚至是晚上九點突發奇想來場夜泳,總能在這里找到最適配的解決方案。
在體育館這座三層的"運動綜合體"里,藏著學生們最青睞的寶藏空間。羽毛球館每天滾動開放的六個時間段,從上午十點半到晚間九點半無縫銜接,哪怕當天滿課的同學也能在課后搶到黃金時段。而樓下的恒溫泳池堪稱校園里的"四季春城",冬天冒著寒風跳進28℃的碧波中,游上幾圈再沖個熱水澡,這種幸福指數可比在宿舍裹著被子刷手機高得多。更貼心的是,游泳館開放時段特意避開了午休時間,晚場結束時間設定在八點半,既保證安全又不耽誤學生回寢休息。
如果說體育館是"精致運動派"的樂園,那么遍布校園的開放式場地則完美適配"自由派"的運動需求。五教旁的燈光籃球場永遠是最熱鬧的所在,下課鈴響后抱著籃球沖出教室的男生們,總能在夕陽余暉中組起3V3的即興比賽。足球場在夜幕降臨時變身成多功能社交場,有人繞著跑道夜跑刷圈,班級團建的同學鋪開野餐墊玩桌游,甚至能看到滑輪社成員在草坪邊緣練習花式動作。這種"先到先得"的規則反而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常常能看到有人提前把書包放在乒乓球臺占位,或是午休時間就帶著網球拍來場邊等候開場。
智能化管理讓運動變得更"聰明"。健身房的預約系統堪稱時間管理神器,學生邊吃午飯邊打開學習通,就能搶到傍晚時段的動感單車。系統顯示的實時預約人數像交通信號燈般貼心提醒:"當前場次剩余5個名額"的提示,讓糾結去圖書館還是健身房的同學立刻做出選擇。網球場采用的階梯式預約機制更顯人性化,工作日四點、周末十點開放預約的設計,既避免過早打擾學生休息,又給足準備時間。當看到預約成功的短信彈出時,那種"專屬運動時間"的儀式感油然而生。
這些經過精心規劃的運動空間,本質上是用硬件設施搭建起健康生活的軟性引導。當恒溫泳池的氯水味道與健身房的杠鈴碰撞聲交織,當足球場的草屑沾上夜跑者的運動鞋,當某個沒課的下午突然想打羽毛球就能立刻成行——這種隨時隨地開啟運動模式的自由,構成了廣商學子特有的生活節奏。
在廣州商學院,保持健康不需要鄭重其事的計劃,而是像呼吸般自然地融入日常,教學樓轉角的乒乓球臺、宿舍樓下的健身路徑、甚至主干道上的林蔭路,都在無聲地發出運動邀請。這種浸潤式的運動生態,或許就是校園環境給予學子們最珍貴的隱形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