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結碩果 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
近年來,石橋子鎮以“產業興農”為抓手,構建起“標準化種植+智慧化管理+訂單式產銷”全產業鏈條,讓特色農產品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走進石橋子鎮西瓜智慧農業示范園,一幅忙碌有序的豐收場景映入眼簾。工人們手持遙控器,電動軌道小車在大棚間自如穿梭,快速運送著成筐的西瓜,整個過程輕松且高效。
石橋子鎮西瓜智慧農業示范園負責人周瑞青指著正在運送西瓜的電動軌道小車告訴記者:“原先我們用人工每次只能搬一筐,還很重。這個小車一次可以拉1000斤左右,平均每天可以減少五個用工,最主要的是減少了西瓜的破損率,增加了西瓜的成品率。”
西瓜智慧農業示范園占地一百多畝,建設有23棟標準化大棚設施。棚內配備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了對種植環境的精細化管控。得益于科學的管理,這里產出的西瓜鮮甜多汁、口感脆爽,深受消費者喜愛。周瑞青介紹,每個大棚產量在一萬斤左右,因為是訂單農業,15天左右即可交貨完畢,每個棚收益大約六七萬元。
一顆顆圓潤飽滿的西瓜,不僅成為石橋子鎮特色農業的新名片,甜了消費者的舌尖,更鼓起了農民的腰包。社區居民高懷臻一邊忙著手里的活一邊和記者說:“我們自己的地流轉出去一部分,在家里也沒有事,來西瓜基地干活,一天給120塊錢,離家也近,也不用大老遠出去打工,在這里干就很好。”
在共富石橋辣椒產業園,同樣呈現出一片豐收的繁忙景象。330畝的辣椒地綠意盎然,個大飽滿的辣椒掛滿枝頭,迎來采摘高峰期。全國各地的采購商紛紛匯聚于此,工人們一邊忙著采摘,一邊安排發貨,現場熱火朝天。辣椒采購商告訴記者:“我干辣椒批發20多年了,全國各地都去采購,這里的辣椒品相好,耐運輸。目前我已經在這里批發10萬多斤辣椒供應到了全國各地批發市場。”
如今,石橋子鎮現代產業園的建設,不僅引入了先進的農業理念和技術,還對當地特色產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園區與鎮上黨組織領辦的勞務服務合作社合作,優先雇用本地群眾,并通過分組管理、“一帶多”的方式開展技術培訓。這一舉措既提高了園區生產效率,又提升了當地群眾的大棚種植管理水平。
石橋子鎮政府副鎮長告訴記者:“目前,全鎮已形成西瓜、辣椒、韭菜、大姜等多個特色產業園區。下步,我們將繼續統籌用好各種資源要素,推動特色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融媒記者:蒲元英
1 條記錄 1/1 頁
編輯:岳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