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伊朗再發威脅,美軍航母抵達中東,哈梅內伊架上導彈,這場沖動還能避免嗎?
當地時間3月30日,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媒的消息,美總統特朗普發出威脅,稱如果伊朗不與美國就其核問題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伊朗進行轟炸,并對其相關產品“征收二級關稅”。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對伊朗發出的第三次威脅,此前他曾被伊朗“暗殺”為由,對后者發出“滅國警告”,隨后又重啟對伊朗的全面制裁,揚言要把伊朗的石油出口降為0。如今又拿伊核協議說事,表明美國與伊朗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對此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針鋒相對,在特朗普話音剛落,《德黑蘭時報》回應稱“伊朗的導彈已經在發射架上,隨時準備發射”。那么美伊這場“大戰”不可避免了嗎?
事實或許并非如此,對特朗普來說,從俄烏沖突抽身后,再度陷入中東的戰爭泥潭并不符合其戰略,只會進一步消耗美國國力,并給中俄等國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特朗普對伊朗頻繁威脅,更多是考慮以色列的利益。作為“史上最親以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巴以沖突中公開站隊以色列,曾宣稱要驅逐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并強勢逼迫哈馬斯釋放人質。
進入3月份以后,特朗普撤銷對以色列的部分武器禁運,動用總統權力為以色列提供了約4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前總統拜登不好提供的1800枚重磅炸彈。此外特朗普還凍結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的資金,導致對巴基斯坦的醫療援助被中斷,加沙人民陷入缺醫少藥的危險境地。
不久前美軍公開打擊也門胡塞武裝,在黎以沖突中“拉偏架”,疊加特朗普對伊朗的態度,不難看出美方的一系列做法都是在為以色列服務,要知道敘利亞、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地,都在“大以色列”的“版圖”之內。但特朗普并非想與伊朗直接開戰,更像是在武裝以色列后,逼迫伊朗動手,打一場“代理人戰爭”,為了給以色列“壯膽”,目前美軍在中東部署了兩艘航母,卡爾·文森號航母同時趕赴中東。伊朗的立場也有水分,該國總統佩澤希齊揚力主與美國談判,換取西方解除對伊制裁,雖然直接談判被哈梅內伊否決,但間接談判已經提上日程。
目前美伊都不想打,但迫于某種因素卻不得不作出對抗姿態,而以色列是中東亂局的“導火索”,特朗普需要提防的是,以內塔尼亞胡政府的作風,美國很難置身事外,一旦與伊朗開戰,很可能拖美國下場。對伊朗來說,一味地妥協只會讓對方變本加厲,伊朗與以色列的宗教矛盾和地緣沖突難以化解,失去“抵抗之弧”后,伊朗將不得不直面以色列的鋒芒,提前做好準備才是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