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風攜著新芽的芬芳,為黔中大地帶來萌動的綠意。貴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逸天城、萬象匯以一場可持續的綠意“春日盛宴”,讓整座城市在環保的詩意中蘇醒。從舊衣“重生”到咖啡渣作畫,從騎行到撿跑,這場以“綠”為名的行動,讓生態文明的種子在春風里播撒。
巧手生花
指尖種春光
在逸天城中庭,市民們將“沉睡”的衣物兌換成一份新鮮蔬菜,實現舊物的完美流轉;咖啡渣在參與者的巧思中化作水墨山河,以木勺為筆,以深褐粉末為顏料,在宣紙上勾勒動物的輪廓;回收的舊鞋盒經過二次再造,重生為收納“神器”;而在垃圾分類親子運動會現場,綠色垃圾桶化身“春日花籃”,孩童在投擲可降解沙包的游戲間,將垃圾分類的“硬核”知識融入日常。
步履生綠
踏歌山水行
逸天城旁,隨著車輪轉動,騎行者們體驗了一場綠色低碳的人文山水之旅,甲秀樓的飛檐翹角在陽光中熠熠生輝,轉過文昌閣,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與現代化的自行車相映成趣。南明河邊,浩浩蕩蕩的撿跑大軍,手持垃圾袋,沿著南明河細心拾撿垃圾,從煙頭、塑料瓶到包裝袋,18.768kg垃圾寫滿了她們對這個城市的熱愛,“彎腰撿拾的是垃圾,挺起身板傳遞的是文明。”
綠意成詩
竹影叩春扉
城市成為流動的生態展館。逸天城外廣場,別出心裁的綠色可持續裝置搭建出一場涵蓋貴陽生態物種多樣性、“無廢城市”建設等內容的環保展覽,展示著貴陽的綠色發展脈絡,城市生態背后的奧秘;在萬象匯外廣場,“浮光竹嶼”展覽上,梯田搭建成為浮島,晃動的竹葉,耳畔流動的蟲鳴、水聲、樹葉沙沙聲,憨態可掬的熊貓或穩穩敦坐,或慵懶翻滾,俏皮又治愈。
萬物疊韻
筑城啟新章
“國際無廢日”這天,“無廢城市”知識競賽獲獎名單承載的不僅是榮譽,更是低碳環保理念扎根城市的希望,是整座城市在碳足跡上奮力雕刻的精妙之功。暮色初垂時,戴上動物頭套的樂隊帶來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 一彈一拉,如松風低語,如竹雨輕吟;一曲一調,似穿越時光,似領略仙風 ,在場觀眾均沉浸在自然生態與藝術完美融合的獨特魅力中。
3月的結束不是終點,而是城市與自然持續對話的起點。商場中庭垂落的綠藤、煥然一新的廢舊鞋盒、空瓶兌換的治愈綠植……每個角落都印著市民的環保誓言。
這個三月,貴陽市民用雙手接住春天飄落的綠信箋。當咖啡渣在畫紙上定格成山,當空瓶兌換為礦泉水,當騎行帶起的風喚醒沉睡的種子,整座城市已然懂得:所謂可持續未來,不過是讓每一寸日常,都生長出對大地溫柔的回響。
文 | 賀滟 何瑩瑩
來源:貴陽生態環境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