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學拿走你的文具,還不準你告訴老師,這是不是校園欺凌?”“是!”“這算開玩笑!”……
近日,汝州市南關小學的教室里氣氛熱烈,隨著一個個貼近校園生活的問題拋出,現場響起陣陣掌聲與討論聲,汝州市司法局洗耳河司法所聯合京師(汝州)律師事務所帶來的沉浸式法治宣傳活動在這里生動上演。
活動現場,通過情景模擬、趣味問答等形式,200余名師生在“答中想、辯中學、練中用”的過程中,深入理解了校園欺凌的法律邊界和應對方法。
“如果‘社會人’要找你麻煩,應該第一時間怎么做?”“我知道!要保留證據并告訴老師和家長!”洗耳河司法所所長許艷芳的開場提問,立即調動起同學們的參與熱情。
活動中,許艷芳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闡述了法律與校園生活的關系,對校園人身損害糾紛的責任劃分、校園安全常識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講解,提醒同學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遵守校規校紀,遠離不良行為。
同時,京師(汝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姚一帆以“我心有陽光,欺凌無處藏”為主題,邀請同學現場模擬、情景演繹,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校園欺凌的法律定義、表現形式及法律后果,并重點介紹了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讓抽象法條變得可感可知。
據了解,此次法治宣傳活動,普法志愿者現場為同學們發放反欺凌普法漫畫書300余份,并通過沉浸式教學、互動式普法,變“我講你聽”的法治宣傳為“你問我答”的雙向互動,讓法治觀念“入耳”更“入心”,為平安校園、和諧校園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張恒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