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平行論壇——全球獨角獸企業大會在北京成功召開。來自全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投資機構、獨角獸企業、行業龍頭和知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獨角獸企業的成長路徑與未來發展趨勢。芯馳科技創始人仇雨菁女士受邀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深入剖析智能汽車時代下國產芯片面臨的機遇、挑戰與破局之路。
會上,憑借在智能車規芯片領域的創新突破與量產實績,芯馳科技榮獲 “2025年度中國獨角獸企業”稱號!
在演講中,仇雨菁指出:“在中國,我們身處全球最大、變化最快的汽車市場。作為本土芯片供應商,芯馳深刻感受到這一市場對芯片性能、可靠性、迭代速度及服務響應等方面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與此同時,正是這種貼近客戶、貼近前沿應用場景的本土優勢,讓芯馳這樣的車規芯片企業飛速成長,能夠與國際一線廠商同臺競技。”
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將達3萬億美元,中國智能車在全球市場的占比有望提升至45%,為中國汽車芯片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機遇之路并非坦途。隨著“智能化平權”的到來,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一方面,新車開發周期被極限壓縮,從過去的3-5年縮短至如今的1-2年;另一方面,整車價格以每年10%到15%的速度持續下探。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搭載率逐年攀升,對整個供應鏈的效率提出了極致考驗,行業“內卷”加劇。
面對主機廠的“既要性能好,又要成本低,還要量產快”,國產汽車芯片如何才能突出重圍,在全球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仇雨菁結合芯馳科技的實踐,分享了“本土車規芯片破局之路”。
一、前瞻性正向產品定義,面向終端應用去做研發
“精準且具有前瞻性的正向產品定義是成功的基石。”仇雨菁強調。過去,中國汽車芯片更多是扮演“跟隨”角色,參考成熟方案。但如今,中國汽車智能化水平與迭代速度已領跑全球,并無“作業”可抄。“中國主機廠需要有更前瞻性的芯片出現,我們需要深刻理解客戶的需求,讓研發端跟客戶的應用端緊密配合,進行正向產品定義。”
以大模型上車為例。芯馳在布局下一代X10系列AI座艙芯片時,與中國車企客戶、本土大模型合作伙伴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溝通。從中發現,單純堆砌算力并非是最優解,帶寬才是性能是否得到充分發揮的關鍵。“高算力芯片若無足夠帶寬支撐,用戶體驗會大打折扣。”作為本土芯片廠商,如何在工具鏈上支持得更好,讓大模型實現更高效的并發處理,這些都是需要研發端跟客戶的應用端緊密配合來達到的。
同理,在智能車控領域,芯馳面向區域控制器架構,推出了自主高端車規MCU芯片新標桿E3650。這款產品正是緊緊圍繞區域控制器(ZCU)、域控(DCU)等應用場景進行正向設計,其算力提升40%,可用外設和通用輸入輸出接口(GPIO)數量增加30%,更關鍵的是,通過創新的低功耗模式,可將整車休眠功耗降低50%。
“這意味著,新能源車在長時間停放后,電池電量損耗仍然很小,用戶回來時依然能順利啟動。”仇雨菁表示:“這種基于實際痛點的研發,才能真正實現技術降本,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標某款海外產品實現Pin-to-Pin兼容而已。”今年初,E3650已正式開啟客戶送樣,并率先獲得多個頭部車企定點。
二、平臺化的產品設計,領跑行業量產速度
面對主機廠一年動輒推出數十款車型,平臺化已成必然趨勢。芯馳科技在芯片設計之初便融入平臺化理念,聚焦全場景、平臺化設計,實現90%的軟件可以復用,芯片硬件80%可以復用。“客戶投入一次,即可覆蓋全系車型的開發需求;協助客戶從立項到SOP,量產速度做到領先行業平均水平。”仇雨菁表示,芯馳正是以這種平臺化、模塊化的設計,有力支撐了產品的快速迭代與升級延續性。
得益于此,芯馳科技的全系列產品累計出貨量已經超過800萬片,覆蓋100多款主流車型。其中,憑借X9系列座艙芯片,芯馳已成為本土市場份額最高、搭載車型最多的智能座艙芯片廠商,2024年市場份額上升至3.57%,在上汽、奇瑞、長安、一汽、廣汽、北汽、東風日產、東風本田等車企的50多款主流車型上實現量產。
“國產車規芯片的行業地位已今非昔比。主機廠的態度也從幾年前的疑慮觀望轉變為主動擁抱,積極尋求本土方案合作。這固然得益于產業發展的大環境推動,但更關鍵的是,芯馳等本土芯片企業用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市場的信任與尊重。”仇雨菁表示。
三、上下游協同,實現系統級技術降本
“技術降本絕非單一環節的努力,而是需要整個產業鏈的緊密協同。”仇雨菁表示,依靠嚴格的項目管控與產業鏈上下游業務理解能力,芯馳科技全面打通主機廠、Tier 1、上下游生態相關團隊的需求鏈路,從系統層面尋求最優解。
在車企規劃未來車型之初,芯馳便積極參與其中,共同探討芯片需求,確保芯片問世時即能滿足未來3-5年乃至更長周期的使用要求,避免冗余設計帶來的成本浪費。
目前,芯馳已攜手超過200家生態伙伴,構建了一個涵蓋基礎軟件、操作系統、工具鏈、中間件及上層應用算法的完善汽車生態圈,顯著縮短客戶評估與開發周期,有效實現降本增效。
在近期理想汽車發布的開源“星環OS”中,芯馳科技率先成為星環OS本土車規MCU合作伙伴,為這一行業里程碑提供底層芯片支持。“星環OS”實現了軟硬解耦,具備適配靈活、支持硬件豐富的特點,相較于閉源操作系統下新款芯片3-6個月的適配周期,理想星環OS能夠實現在四周內完成芯片適配和驗證。
“我們堅信,唯有汽車產業上下游緊密攜手,方能真正實現技術降本,這也是芯馳作為本土汽車芯片企業能為車企帶來的核心價值。我們相信,未來的行業格局一定會更加的開放和高效。”仇雨菁表示。
在演講的最后,仇雨菁表達了對北京市政府和中關村論壇的感謝。全球總部落戶北京經開區以來,芯馳科技與本地資源共振共贏,與理想、北汽、小米、北京奔馳等眾多車企積極開展合作,并攜手百度、高德、京東方、國汽智聯、國創中心等生態伙伴共同成長。
以“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為年度主題,本屆中關村論壇年會生動展現了北京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澎湃活力與強大磁場。仇雨菁表示,立足北京,芯馳將繼續以創新的技術和產品為全球汽車企業提供核心支撐,期待與更多車企在中國本土市場和海外市場展開合作,讓更多人更快享受到智能出行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