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明山出來后,我的下一站是種滿櫻花的王可灣村,于是沿著蜿蜒的山路穿過連綿不斷郁郁蔥蔥的樹林之后,便來到了這座隱匿于烏龜嶺上的在當地大名鼎鼎的龍王廟。因為這里正好是寧波和紹興的交界處,所以它的位置就比較微妙,身置其中,還能感受前一步還在寧波,后一腳已是紹興的獨特體驗。
總的來說,龍王廟的建筑風格古樸典雅,青磚黛瓦間透露出歲月的痕跡。騎車上行可以抵達寺廟深處的廣場。立即就能看到空地上堆著大量的建筑材料,而里面的廂房似乎正在修繕或者擴建。而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這塊立于1997年的界碑。
只見它靜靜地佇立在那里,于略顯雜亂的環境中,無聲地宣告著寧波與紹興的界限(東邊是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西邊則是紹興市嵊州市金庭鎮)。稍作了解,目前這個龍王廟的行政隸屬關系歸屬于奉化區溪口鎮。
可惜環顧四周,并沒找到關于這座龍王廟來歷的簡介,回來后通過網絡查詢,也沒有稍微詳細可靠的答案。這座看上去有點不起眼的龍王廟因此更顯神秘,個人感覺它所處的位置如此得天獨厚,本身應該是有點歷史底蘊的,只是當地人沒有太過重視,所以才導致如此默默無聞。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龍王廟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了一個集宗教、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場所。越來越多的游客和信徒來到這里探訪古跡、領略文化、祈福求愿。而龍王廟也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探訪。作為兩市的交界點,它還承載了展現甬紹兩地鄉土文化的重任。比如2024年8月,嵊州奉化的烏龜嶺“界樁文化節”就是在此舉行。
2022年建成的龍王橋在我看來挺有意思,它的外形其實酷似城門,頗有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用“橋”稱之顯然有點“名不副實”。走上龍王橋,深處竟然還有座財神廟。寬敞的橋面上建有廊亭,采風良好又寬敞,被隨意擺放著數套桌椅,目測可能是當地村民議事開會之用。兩邊的護欄最高處有兩米左右,為防止游客攀爬觀景,角落里都貼著警示牌。大家如果自駕經過此處,上來擺擺爛休息休息倒非常不錯。
(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烏龜嶺龍王廟的詳細地址是“寧波市奉化區雞東線與下溪線交叉路口東側”,如果專程前往打卡我覺得沒這個必要。大家到四明山或嵊州山村自駕游的時候,倒剛好可以作為一個休息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