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通電話一個山洞
1965年10月24日,周恩來總理照常在總理辦公室里進行著日常的工作。忽然,一個急促的電話鈴聲打斷了他的工作思路。我們要知道,電話能打到周總理這里,說明事情一定非常緊急。于是周總理連忙放下了手頭的工作,接起了電話。
周恩來總理
周總理聽到電話內的聲音后,面色開始變得沉重,片刻后,他放下了電話,急匆匆地走出了辦公室……
時光飛逝,很快就來到了2010年,位于重慶市涪陵區的白濤街道,突然向國內游客開放了一處景點,這處景點竟是一座巨型軍工洞,洞口上方赫然寫著幾個大字:816地下核工程。
然而直到該景點開放,住在附近村落里的村民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有的這個洞,更不用說誰知道這個洞有什么來歷了,仿佛憑空出現一般。
從洞口進入,首先會被里面巨大的空間所震驚到,有數據表明:該洞總面積10.4萬平方米,洞內又分為18個大洞室,主洞高達79.6米,拱頂跨高31.2米,道路、導洞、支洞、隧道及豎井總計130多條,所有洞體的軸向線長疊加達20余千米,并且每條道都足以讓卡車自由穿行出入。
岔路四通八達,整個洞穴簡直就是一個大型迷宮,稱得上是“洞中有洞,洞中有樓,樓中有洞”。洞內的設計也讓人十分震撼,有中央控制室、有反應大廳、有反應大鍋、有各種電機、控制設備等。
816工程反應堆鍋底
如此巨大的一個工程,耗費的人力、時間和精力絕對不會小,可是讓人吃驚的是,為什么周邊居民對此會一無所知呢?
洞外距離此處3公里外,還有一個烈士陵園名叫“一碗水”,有著76塊墓地佇立在這里,如果仔細看,上面寫的人都是些20歲左右戰士的名字,這些人又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呢?
烈士之墓
有100多位從外地趕來的老人,與別人的眼光不一樣。這些老人看著眼前的軍工洞,看著這里的陵園,眼中都噙滿了淚花,撫摸著一條條坑洞時的感覺就像是在看久別重逢的孩子一般,由此,他們也向我們揭開了一段本該塵封歷史的往事。
二、816工程產生的歷史背景(為什么會有816工程)
事情還是要從開篇周總理接到的那個電話開始說起。
1965年,周總理接到電話后就快步來到了毛主席的辦公室,原來那通電話就是毛主席打來了的。毛主席看到周總理來了,先是把所有警衛員叫了出去,然后一臉認真地對周總理說:“我近期想到一個秘密計劃,目前只有我們兩個人知道,你來看看怎么樣?”
周恩來總理和毛澤東主席
總理認真聽后點頭回道:“主席您有什么計劃?”
毛主席一開口就讓人震撼無比:“我想要建造一個屬于我們國家自己的地下核長城”。
有些人聽到這里或許會感到疑惑,我國在1957年,不是已經有了一個404核工業基地了嗎?在1964年的時候,原子彈還試爆成功了。為什么還要再費這么大的力氣再搞個地下核基地呢?
原子彈爆炸
此話雖然不假,但僅僅幾顆原子彈就真的足以維護國家安全了嗎?這里我們首先要了解當時的一個時代背景:
二戰之后,美國就一直對新中國抱著敵視的態度,再加上1958年后,中蘇關系決裂,讓我國一下子要面對兩個超級國家的威脅。
冷戰時期,美蘇兩個國家為了爭奪世界霸權,開展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對于兩國當時的實力,可以說如果真的讓他們放開手用起核武器,那么幾個地球都不夠炸的。雖然兩國一直沒有真的動起手來打起來,但緊張的氣氛已經蔓延到了全球各地。
美蘇爭霸
此時新中國的核事業算是剛剛起步,對美蘇兩國還不能造成什么太大的威脅,再加上隨著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我國建在陸地上的404基地已經暴露在世界的面前。
沖突一旦發生,美蘇兩國首先就會對我國生產核原料的404廠發起進攻,失去了404核工業基地,到時我們還能有反擊的能力嗎?
404核工業基地
也就是在這樣一個雙重壓力下,毛主席才未雨綢繆地提出了這樣一個震撼人心的計劃。
從事實來看,毛主席的想法完全是正確的,因為據1994年美國披露的一份檔案中所說,美軍原本制定了在1964年對中國實施突然襲擊的計劃,目的就是為了迫使我國停止對核武器的制造。后來或許是礙于一邊虎視眈眈的蘇聯,怕被坐收了漁翁之利,就終止了該計劃。
美軍
周恩來總理在聽到這樣一個計劃后,很快就理解了毛主席的想法。在暗自敬佩之余,周總理也開始為該計劃精心謀劃起來。
三、816工程是怎么建成的
1966年,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周總理把建造中國第二個核工業基地,列為了絕密級軍事機密,也就是后來的816工程。
816工程排風煙囪
404廠的工作人員組成了勘探小組,經過多次考察,發現位于吳江岸邊,大山之中的重慶涪陵白濤鎮是一個很適合的地方,這里的發展水平較其他地方稍顯落后,因此人口不多,交通也不便利,因此在保密方面存在一定的優勢。再加上吳江岸邊水源也十分充足,正好滿足了核工業基地的要求。
1967年2月,工程兵第54師所屬的3個團來到此處,擔負起了建設的任務。1970年,第54師參加抗美援越的一個團和留在酒泉基地的一個團也全部歸建。再加上從全國征調的人才和404廠轉調的技術尖子近萬人進駐,前后共計6萬人。
為了保密,上級還給這支部隊起一個新的番號——“8342部隊”。同時,白濤這個地名也從地圖上消失了。8342部隊的基層官兵對此次的任務毫不知情,他們接到的任務就是開山挖石。
部隊在施工現場時,就接受了保密條例:“不該看的不看,不該問的不問”。到服役回家后每人還都領到一張保密卡:“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活著爛肚里,死了進棺材。”
于是一場艱苦的戰斗開始了,數萬工程兵晝夜不間斷地施工,挖了整整8年的時間,據說挖出的石方量都有151萬立方米。用這些石頭甚至能筑成一座1500米長、1米寬的石墻。
816工程洞內冬暖夏涼,頂部覆蓋層最厚達200米,核心部位廠房的覆蓋層厚度均在150米以上。也就是說該洞的防御能力十分了得,足以預防100萬噸當量氫彈的空中爆炸和1000磅炸彈直接命中的沖擊,甚至連8級地震的破壞也能抵得住。
816工程八號環道
如此看來,真的到了戰時,816地下核基地將是最安全的地方,不僅能為核武器輸送資源,光是作為防空洞,也能保護最少3萬人的生命安全。更不用說核發電廠房內設2臺8萬千瓦的汽輪發電機組及其輔助系統,戰爭時期,完全可以支持全基地的用電。
816工程104大廳
為此戰士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洞內的粉塵讓許多人的呼吸道和肺部嚴重受創,挖掘時還要面對隨時可能塌方的威脅,甚至有70多名年輕戰士長眠于此。但即使這樣也沒有一個人退縮,沒有一個人抱怨,而讓這些戰士們堅持下去的就只有一句話:“保家衛國,獻身國防。”
1975年,816工程的坑道挖掘任務完成,第54師這支消失了8年的特殊部隊才奉命撤離白濤鎮,得以重見天日。剩下一些工程兵又用9年完成了洞內部分設備的安裝。
在此期間的1978年,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也開始調整成經濟發展,備戰的816工程也逐漸轉為暫緩建設。
一直到1984年,國家戰略調整,工程停建,剩下工程兵們才有的撤銷建制,有的轉隸其他部隊,讓工程兵第54師徹底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制序列里消失了。而戰士們對他們在816工程中的任務也絕口不談,始終貫徹著保密任務。
816項目參建人員合影
816工程最后沒能完成竣工,停建時,工程的土建工程完成了85%、安裝工程完成了60%,但它始終沒能在戰場上派上它的用場,從側面也顯示出國家已逐漸強大,能夠實現核反擊的任務了。
2002年4月,國家開始同意對816工程進行解密,再到后來2010年,816洞體部分區域開始成為旅游項目,展現在了大眾的視野當中。
2019年,816工程景區被國家評定為AAAA級旅游景區,可以說它真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國防教育工程了。
四、816工程的意義
816工程從1966年破土動工,一直到1984年停建,先后經歷了急建、緩建、停建3個階段,項目花費資金達7.4億元(不含軍工開支和人工費),才建設出了如此龐大的工程。雖然沒有投入使用,但留給世人的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是的,816工程就是為核戰爭做的未雨綢繆,所有設計完全符合戰備的要求,對當時戰局的影響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直到現如今,它留給我們現代人的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
如此鬼斧神工的工程映射出的是數萬官兵的心血,正是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才能讓新中國在當時的時局下,多一層砝碼,多一層保障。也顯示出老一輩革命家的戰略智慧和艱苦創業的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