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的沃洲山自古便是道教名山,道道教經典《云笈七簽》稱之為“第十五福地”。而沃洲又是佛教傳入新昌最早的區域,所以在歷史積淀下,這片福地靈山自元、明時期便崛起了一座在浙東頗有名氣的道、儒、佛合揉的世俗廟宇——真君殿(據說從東漢末年開始,道教活動就開始在此活躍)。清晨時分,我早早地起床航拍,沒想到它比預期中要“漂亮”得多,不禁有點后悔前一天因為疏忽,過其門而不入了。
據說真君殿的大殿正中供奉著一尊紅臉黑須炯炯有神的真君大帝——宗澤。殿堂共五十余楹,構筑精致,氣度恢宏。主要由大殿、中殿、六十四子殿、財神殿、千佛殿、夫人殿、觀音殿和戲臺等建筑組成,因為殿內的木雕構件基本上都是從一些清代祠堂和古民居拆遷時征集而來,所以它也堪稱是紹興古建筑工藝之典范。或許也是這個原因吧,《射雕英雄傳》在拍攝“義祠情仇”這一段時,就選擇了到此取景。
真君殿舊稱石真人廟,就位于現在的長詔水庫一側,即沃洲湖畔,為清光緒三十年重建,至于它始建于哪個朝代,似乎已經無從考證。翻看多方典籍,都只有簡單的描述。有趣的是其相關來歷,竟然被作為考題,出現在了某張“試卷”上:“……真君殿,屹立于沃洲山中,前臨明湖,四圍青山……殿宇始建年代不詳。《石氏宗譜》記載,奕朝公因鼎革兵亂歸隱沃洲,有靈石浮江附舟而歸,后建殿立像赤面金身,崇祀宋抗金英雄宗澤。清康雍間大興文字獄懼禍及俗稱石老將軍。四眾間卜祈禳,類有奇驗。遂有弘治、正德、康熙‘兩朝三敕賜,千古一真君’之名……”。
“歷經千年興衰,今存殿宇重建于光緒三十年,耗資三萬余金,四易歲竣工,計山門、中殿、大殿、兩廂、鐘鼓樓、回廊等五十余楹。畫棟雕梁,白堊丹漆,體制宏麗,工藝精湛,為新昌古建筑典范。碑刻聯區多出名家手筆,建筑木雕、石雕、磚雕、彩繪、壁畫無不精美。每屆廟會之期,百戲雜陳,民俗民藝,精彩紛呈,往昔眾逾十萬,熱鬧萬狀……”單從文風上看,雖然古韻十足,但顯而易見是近代人所著,只是不知道具體出處。
參考相關信息,真君殿內至今還掛著大詩人白居易的《沃洲山禪院記》。文中有“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故有非常之地,然后有非常之人棲焉”等大量贊譽沃洲的溢美之詞。可惜當時忙著閑事,就這么匆匆地失之交臂了,現在想來倒真是有點遺憾。好在雖然它離杭州市區大約160公里左右,真心想過去一趟倒也并非難事。
(圖文作者: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點贊和關注,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這個真君殿位于新昌長詔水庫一側,是當地沃洲湖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附近一公里內是沒有公交車的,所以比較適合自駕或者騎行前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