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一財經報道,美國在世貿組織(WTO)已經同意分別同加拿大和中國進行磋商。在近日的商務部例行記者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對此表示,美方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嚴重違反WTO規則。他表示,針對美方加征關稅措施,中方已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起訴。何亞東表示,3月14日,美方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接受磋商。“中方將根據WTO規則,推進后續程序。”他說。
特朗普(資料圖)
2月1日美國以芬太尼問題為借口,單方面宣布對中國商品增加10%的關稅,中國不滿選擇向WTO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想要和平解決問題。但是美國卻變本加厲,要對中國相關商品在原來加征10%關稅的基礎上再次加征10%的關稅,美國的這種單邊主義行為嚴重違反國際貿易規則,中國再次上訴。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這一次中國采取了反制措施,從3月10日起對從美國進口的部分商品進行反制性關稅,在3月21日,美國終于同意在WTO與中國進行關于取消關稅的商討。
按WTO規則,磋商期限僅60天。若談崩,案件將升級至專家小組審理,可能拖成數年“持久戰”。但美國早已布下“后手”:4月2日的全球征稅倒計時、對華科技封鎖加碼。這場博弈,不僅是關稅數字的較量,更是規則與霸權的終極對決!美國這樣一邊談和,一邊亮刀的“分裂操作”讓全球屏息。中加能否在WTO框架下撕開突破口?各國是否會聯手反制“美國優先”?貿易戰的硝煙中,唯一確定的是:誰破壞規則,終將付出代價!
中美貿易(資料圖)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我國(我國)加征關稅的舉措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反擊,據悉,我國的商人已經停止了對美國商品的進口,目前已經有40天沒有任何官方訂單發出。美國商品在我國已經徹底失去了市場,特別是特朗普上任期間大力推廣的農產品,美國的大豆、肉類等農產品出口到我國基本上都處于癱瘓狀態。美國農場主正在為失去的大豆訂單哭泣,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期貨價格已經連續暴跌,美國農場主最怕的就是這種持續的大幅度下跌。
另外,2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顯示,自2025年2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據海關總署數據,2016年我國自美國進口LNG以來,美國LNG數量起伏不定,但總體相對較低。2024年進口量達415.84萬噸,占比僅5.4%,而在我國表觀消費量中的占比也僅有1.36%。從進口體量來看,我國對美國LNG加征15%的關稅的影響有限,也不會對我國能源安全造成大的影響。
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對美國的反制措施僅是冰山一角。由于中方政策的持續施壓,美國對華棉花的出口量減少了80%,汽車出口則減少了70%。這樣的局面,讓一些曾投票支持特朗普的美國工人面臨失業和生計困難,進一步揭示了特朗普政策的兩面性。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的制造業早已失去昔日的輝煌,形成了“空心化”的趨勢。許多美國企業必須依賴中國的原材料和初級配件進行生產,特朗普的政策不僅影響到中國企業,也讓這些依賴與中國貿易的美國公司陷入困境。
特朗普以為憑借美國的經濟實力就能讓中國屈服,這種想法未免太過天真。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特朗普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全球經濟的互聯互通性。在這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時代,想靠加征關稅這種簡單粗暴的手段來解決問題,簡直就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雖然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也無法獨善其身。這種"唯我獨尊"的貿易霸凌行為,不僅損害中國利益,更是在透支美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信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