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前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表示,未來俄烏停火后,烏克蘭軍隊將是烏安全的“第一保障”,烏伙伴為向烏提供安全保障而派出的部隊不會部署在對峙前線。馬克龍在會見后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說,不應混淆“安全保障”與“維持和平”。未來俄烏停火后,預計仍將有對峙前線,因此需要維持和平的機制,這可以是聯合國授權的維和行動等。馬克龍還宣布,法國將向烏克蘭新增20億歐元的軍事援助。澤連斯基在聯合記者會上說,俄烏沖突外交解決應基于實力,應繼續向俄羅斯施壓。
由法國和英國主導、旨在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志愿聯盟”日前在法國巴黎舉行峰會。法英兩國計劃牽頭在俄烏實現停火后向烏克蘭派遣一支“保障部隊”,但并非所有“志愿聯盟”參與方都將派出人員參與這支部隊。據媒體報道,會議未達成協議。分析人士認為,為支持烏克蘭而建立的“志愿聯盟”,是當前美歐緊張關系催生的產物,也是歐洲追求戰略自主的又一舉措。然而,志愿易聚,聯盟難成。歐洲內部就向烏派兵等關鍵問題分歧不小。
馬克龍(左)與澤連斯基(資料圖)
在巴黎的烏克蘭峰會召開前一天,馬克龍表示,俄羅斯不斷給停火提條件就是“想要打仗”。 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相互指責對方想要破壞美國之前宣布的協議,也就是在黑海停火和不再襲擊能源基礎設施。報道稱,俄羅斯對協議的執行提出了嚴格條件:要取消一些因為俄烏沖突而對其實施的制裁。馬克龍當天斷然拒絕了這一要求,認為現在討論這個問題“為時尚早”,要看“俄羅斯的選擇是否符合國際法”。
馬克龍日前在烏克蘭和平與安全峰會的記者會上,馬克龍希望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能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幫助推動俄烏雙方達成一個牢固而持久的和平。馬克龍首先提到了正在中國訪問的法國外長巴羅,希望他能同中方就包括烏克蘭問題在內的重大國際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另外,他還提到了此前中國、巴西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共識,并希望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能在烏克蘭問題上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幫助推動俄烏雙方達成一個牢固而持久的和平。
普京(資料圖)
俄烏沖突的久拖不決,對于歐洲大陸而言,是一場風險與利益的雙重挑戰。現實情況是,各國在如何應對俄烏局勢上存在不少分歧與矛盾。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問題,特別是在美國態度逐漸冷漠的背景下,誰來接過支援的接力棒,這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最后就是“維和部隊”的派遣。盡管存在支持,但內部細節尚不清晰,各國的協調工作還需進一步推進。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法國外長巴羅舉行會談。雙方就中歐關系交換了看法。王毅表示,中歐合作大于競爭,共識大于分歧,完全有條件把關系發展得更好。中方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支持歐洲堅持戰略自主,希望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中歐建交50周年為契機,總結成功經驗,堅持伙伴定位,妥善解決分歧,開展互利合作,共同開辟中歐關系新的前景。
巴羅(資料圖)
日前,外交部發言人宣布:應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將于3月31日至4月2日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
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訪問期間,王毅將會見俄羅斯領導人,同拉夫羅夫舉行會談。中方愿以此訪為契機,同俄方一道推動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就下階段中俄關系發展和雙方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溝通。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話是在特朗普與普京通話之后進行的。據新華社報道,普京介紹了俄美接觸最新情況和俄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表示俄方致力于消除俄烏沖突根源,達成可持續和長久的和平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