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春風拂面,草木萌發,天地間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饵S帝內經》有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贝杭緦梭w五臟之“肝”,肝主疏泄、藏血,其華在爪,其充在筋。此時若疏于調養,肝氣郁結或肝血不足,易導致“筋失所養”,引發手足拘攣、震顫等問題。對于長期伏案書寫的人群而言,春季更易出現手腕僵硬、手指痙攣等“書寫痙攣”癥狀。如何順應天時調養肝木、濡養筋脈?且看中醫千年智慧如何化解這一困擾。
一、肝氣郁結,筋脈失柔——書寫痙攣的中醫病理
中醫認為,“肝主筋”,筋膜的舒展柔韌依賴于肝血的濡養與肝氣的調達。春季肝氣升發旺盛,若情志不暢、久坐勞神,易致肝氣郁滯,氣血運行受阻;加之現代人用腦過度、久視傷血,進一步耗損肝陰,導致筋脈失于濡潤。此時,手部精細動作所需的“筋力”便會因“血不榮筋”而失調,出現書寫時肌肉緊繃、手指震顫、難以控制筆跡等癥狀,甚至伴隨肩頸僵硬、情緒煩躁等全身表現。
經典溯源:明代醫家張景岳提出“凡中風癱瘓等癥,多有手足拘攣之象,皆筋病也,治宜養血以舒筋”,強調筋病根源在于肝血虧虛,調養需以柔肝養血為本。
二、春日養肝三法:疏、養、潤
1. 疏肝氣:解郁通絡,柔筋緩急
2. 養肝血:滋水涵木,濡養筋膜
3. 潤肝陰:息風緩急,調和剛柔
三、日常調筋之道:以緩制急,以靜養動
1. 書寫習慣:間歇放松,以意導力
避免連續書寫超過30分鐘,每隔一刻鐘可暫停握筆,掌心相對輕揉至微熱,配合意念想象“氣血如泉涌至指尖”。選用筆桿粗軟、重量適中的書寫工具,減輕手指負荷。
2. 情志調攝:戒躁守靜,肝氣自和
《養生論》強調“神躁則血濁”,焦慮緊張會加劇肝氣橫逆。書寫前可閉目調息,默念“松、柔、緩”三字訣,或聆聽角調式音樂(如《胡笳十八拍》),以木音通肝,助氣機平和。
3. 環境配合:借春陽之氣,升發清陽
晨起書寫時靠近向陽窗邊,佩戴中藥香囊(內含合歡花、薄荷、川芎等疏肝醒神之品),利用自然光線與藥香協同疏解肝郁,提升手部動作的協調性。
春氣通肝,既是書寫痙攣易發的季節,亦是調養筋脈的黃金時機。通過疏肝氣以通絡、養肝血以柔筋、潤肝陰以息風,配合日常的緩急之道,方能從根本上改善手部功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