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
一直以來,陜西農業因其種植面積大、種植結構多樣而備受矚目。豐富的作物結構,造就了陜西農資市場的大容量、大需求。
作為全國農業大省,陜西坐擁 4547 萬畝糧食產區、1745 萬畝果林、855 萬畝設施蔬菜的龐大市場!蘋果產量占全球 1/8,獼猴桃產業穩居全國前三。特肥市場規模突破百億,年增速超 20%瑞香紅蘋果收購價高達 15 元 / 斤,優質果需求催生農資新機遇。
就市場容量而言,陜西農藥市場容量有 70 億元左右。入局者不僅要緊盯市場,不斷滿足新需求,解決新痛點。只有更專業、更專注、更高效的企業和經銷商,才可以把握住陜西未來巨大的市場機會。
到底,陜西農資市場情況如何?哪些市場最受關注?哪些市場最有潛力?
數據直擊陜西農業概況
陜西縱跨北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三個氣候帶,長江、黃河兩大水系流經,按照地貌地域特征分為長城沿線風沙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渭北高原區、關中灌區、漢中盆地和秦巴山區六大農業經濟區。
作為國內典型的農業大省,一直以來,陜西農業因其種植面積大、種植結構多樣而備受矚目。
陜西糧食的種植面積較大,2024年,陜西糧食播種面積4547.82萬畝,糧食總產量1352.29萬噸,單位面積產量297.35公斤/畝。夏糧播種面積1600.65萬畝,秋糧播種面積2947.17萬畝。
根據2023年的統計數據,小麥、玉米種植面積分別為 1411萬畝、1818.45 萬畝,主要分布在寶雞、西安的臨潼以及渭南等關中地區。
陜西也是水果種植大省。2023年,蘋果、梨、柑橘、桃、獼猴桃、葡萄、棗、柿子、杏、石榴、櫻桃等水果種植面積1745.55萬畝,總產量 2092.53萬噸。近年來,陜西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通過對蘋果產業“北擴西進”、獼猴桃產業“東擴南移”等方式,實現了果樹產業的迅速發展。
說到陜西的水果,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起蘋果。陜西蘋果產量占到了我國蘋果產量的四分之一,世界的八分之一。據陜西省統計局數據,2023 年,陜西蘋果果園面積有 922.91 萬畝,產量 1375.12萬噸。洛川縣、白水縣、禮泉縣、永壽縣、乾縣、淳化縣、富縣、宜川縣等都有可觀的種植面積。
近幾年,受收入水平下降和政策因素的影響,陜西蘋果種植面積有所縮減。但是,隨之帶來的變化是蘋果品種結構有了進一步的優化,比如瑞陽、瑞雪、瑞香紅等新品種在陜北地區種植表現非常好。而且,這幾個新品種在消費市場上擁有一定名氣,目前處于供小于求的不平衡局面,價格行情良好。2022 年,新品種平均收購價高達 6—8 元 / 斤,優質果收購價格更是達到 15 元 / 斤,遠高于普通富士蘋果的價格。未來,這些新品種或將改寫過去十幾年富士蘋果“一家獨大”的局面。
獼猴桃是陜西的傳統優勢水果產業之一。從近幾年的數據看,陜西獼猴桃產量和面積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據陜西省統計局數據,2022 年獼猴桃種植面積 99.91 萬畝,掛果面積 88.66 萬畝,產量 138.85 萬噸。陜西獼猴桃主產區為西安市周至縣、寶雞市眉縣、咸陽市武功縣。然而,陜西獼猴桃產業還是小戶經營為主,生產規模五十畝以上的僅占 5% 左右,且大多是近幾年新發展的。未來提升品質和打造品牌將是陜西省獼猴桃產業發展的重心。
葡萄是近幾年迅速發展的作物,陜西也不例外。2023 年,陜西葡萄種植面積 76.85 萬畝,這一數字在國內位居前列。陜西葡萄種植主要集中在關中地區,比如西安、渭南等地。據2021年統計,西安葡萄產量18.63 萬噸,渭南 45.07萬噸,兩地區占全省總產量的 71.52%。
過去,關中地區葡萄以露天種植為主,葡萄成熟期一旦遇到連綿多雨的天氣,極易發生裂果和霉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陜西關中地區葡萄園已大面積推廣應用避雨設施栽培技術,避雨栽培顯著降低了雨水直接落在葡萄樹上引起的病害發生率、裂果率,使葡萄的農藥使用量減少 60% 以上,既顯著降低了果品農殘含量、減少成本,又可延遲采摘,讓葡萄錯季上市,大幅提升了銷售價格。據不完全統計,葡萄簡易避雨栽培、標準化管理、化肥農藥減施增效及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核心技術,在陜西省累計推廣45.8 萬畝。
除了水果,陜西蔬菜種植面積也很可觀,并呈持續增長態勢。2021年蔬菜種植面積達到 807.72萬畝。其中,高山冷涼蔬菜種植面積 145 萬畝,產量340 萬噸,分別較 2015 年增長 17.9% 和 37.1%。蔬菜花色品類不斷增加,特色菜、精細菜和設施化生產種類日益豐富,反季節和周年供應能力明顯提高。
2024年,各級政府積極引導農戶擴大油料種植面積,持續推進蔬菜保供、育苗等基地建設,有效開展水果生產挖老建新、技術提升等工作,全省經濟作物生產提質增效。設施蔬菜種植規模持續增加,全省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855.28萬畝,同比增長2.1%;產量2242.81萬噸,同比增長4.3%。
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多樣化的種植結構決定了農資市場容量較大。種植戶更愿意投入經濟作物,特肥產品從經濟作物入手更容易切入市場,如做好技術推廣,種植戶接受度更高。這就奠定了陜西農資市場蓬勃發展的基礎。
目前,農資行業正經歷從"渠道為王"到"用戶為王"的深度變革。當用戶主權時代全面到來,單純的產品堆砌和渠道優勢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市場對細分場景解決方案的需求倒逼產業鏈升級。行業正加速從標配型產品向精準化、細分化轉型——這不僅要求農資人深度洞察區域作物需求,更需要以科學的產品方案創造增量價值。
與其在紅海市場廝殺,不如來鳳凰農資節·西北農資會卡位新賽道!這個西北農資行業年度盛會,將匯聚600+企業,展覽規模升級至40000+㎡。
當前正是布局西北地區細分市場的黃金窗口期,7月30日-31日,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與60000+專業觀眾共探用戶主權時代的增長密碼,搶灘西北農資市場新藍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