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73歲高齡的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以他敏銳的政治嗅覺,察覺到了當前局勢不妙,對中美關系作出了一個大膽預測,擺在新加坡面前的,是一道攸關存亡的選擇。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就在近日,已經卸任了新加坡總理一職的李顯龍,在一場論壇上突然發出警告,直言當前地緣政治局勢日益緊張,世界或將面臨“自二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
作為執掌政壇20年的成熟政客,李顯龍的預測,給東南亞各國敲響了警鐘,80年來前所未有的變局,似乎正在上演。
在他看來,前方“波濤洶涌”,主要大國之間的緊張關系不斷升級,有時甚至采取威脅逼迫的手段,謀取短期利益,這對全球貿易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盡管沒有直接點名,但這里很顯然指的就是美國新一屆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的一系列動作,給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帶來的巨大影響。
眾所周知,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就滿世界的揮動關稅大棒,尤其是將中國視作為“挑戰和對手”。
對此,中方出于捍衛自身正當合法權益的考慮,對美方采取了有力的反制措施。
然而隨著美俄兩個大國握手言和、甚至達成“交易”,外界也有聲音猜測中美是否可能達成類似安排?對此,李顯龍坦言難度很大。
美國總統特朗普
他認為中美之間的問題,已經是非常深層的了,美國將中國視作為“威脅”,下定決心要保持領先,不想被中國超越;
而中方則希望通過貿易全球化,跟世界其他國家開展公平貿易,不愿意被美國限制和“卡脖子”。
基于這一現實,李顯龍判斷中美之間存在根本認知上的分歧,雙方很難達成退讓或者妥協。
作為一個曾長期行走在中美外交場上的資深政客,李顯龍盡管已經退居幕后了,但依然以國務資政的身份,為新加坡的發展建言獻策。
他對中美關系作出的大膽預測,也為接下來新加坡乃至整個東南亞國家,如何在中美博弈升級的背景下自處?提供了一個思路——
那就是在各國相互依存的時代背景下,東南亞國家無法做到置身事外,應當主動加強合作,為全球經濟注入穩定因素”
中美關系
去年11月份,李顯龍還對中國展開了訪問,表達了深化雙邊合作的意愿。對于新加坡來說,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全球化,為該國帶來了發展的機遇。
而當前大國博弈升級,新加坡也面臨著“走鋼絲”的窘境。李顯龍就直言,當前的變化對新加坡影響巨大,因為貿易攸關該國存亡,而海運事業又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首先就是對全球貿易帶來沖擊,而這毫無疑問會影響到海運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在美國已經瞄準了中國造船業,還打算在海運領域對華出手的背景下。
作為同時跟中美保持著密切經貿往來的港口型國家,新加坡又該在中美之間扮演怎樣的角色?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關于這一點,李顯龍也給新加坡的未來發展指了一條明路:一方面要盡其所能的促進國際貿易增長、另一方面要提高新加坡在海事行業上的效率、競爭力以及可信度。
馬六甲海峽上的過往商船
如此一來,無論國際局勢如何發展,馬六甲海峽依然可以是一條繁榮暢通的航道、新加坡的港口業務也依然會有穩定的客戶與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