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4月1日上午8點左右,我國海警14607和海警14517執法船悄然駛入連江縣馬祖列島相關海域。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巡航,而是直接深入到南竿島和北竿島6公里內的近海,甚至一度逼近4公里范圍,而且這兩艘海警艦艇的出現幾乎沒有任何預兆,這迅速點燃了島內綠黨的焦慮情緒。
對此島內迅速做出反應,派遣海上巡視船緊急出動,與海警艦艇展開對峙,從現場傳出的畫面可以看到,兩方艦船在海上近距離對峙,最近時僅相隔20至50米。這樣的距離在海上幾乎是擦肩而過,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碰撞。臺方巡視船試圖通過喊話和所謂的“機動動作”驅離對方,但效果甚微。
兩艘海警船并沒有理會對方,而是繼續按照既定路線航行,臺媒形容這一幕“情勢十分緊張”,甚至預測隨時可能擦槍走火。
臺“海巡署”試圖驅離海警14607及14517編隊
事件發生后,島內迅速成立了所謂的“應變處置中心”,這個臨時機構的任務是協調海上力量,調度線上巡視船和相關船只,試圖通過周密部署穩住局面,與此同時,臺軍海上艦艇也被調動起來,實施所謂的“全程盯防”。從媒體的報道來看,島內試圖通過這種多層次的反應,展示其對海域的控制力,同時向外界傳遞一種強硬的姿態。
然而,這種反應背后卻難掩島內的不安,海警艦艇此次行動的最深處達到4公里,這在馬祖海域的歷史上極為罕見。馬祖列島與大陸的距離本就近在咫尺,最短處不過數公里,而南竿島和北竿島作為馬祖的核心區域,一直是島內防務的重點,如今,海警艦艇如此大膽地逼近,顯然讓島內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臺媒在報道中直言,這讓島內“驚出冷汗”。
而這種緊張情緒并非空穴來風,近年來,金門縣海域早已成為海警常態化巡航的首選地,而此次馬祖海域的行動,被島內輿論普遍認為,這不僅是海警巡航范圍的擴大,更是對臺方底線的一次試探。
臺東艦在花蓮外海監控大陸海警船
而要理解這次事件的影響,就必須先了解馬祖列島的特殊性。馬祖位于臺灣海峽北部,與福建沿海僅一水之隔,從地理上看,它比金門更靠近大陸,戰略位置極為敏感,歷史上,馬祖曾是兩岸軍事對峙的前沿陣地,冷戰時期,這里布滿了碉堡和軍事設施。如今,雖然戰火早已熄滅,但馬祖的敏感性并未減退,反而因其靠近大陸的特性,成為兩岸博弈的重要地點。
此次海警艦艇的行動,選擇在馬祖海域展開,顯然不是偶然,相比金門,馬祖的防御力量相對薄弱,人口稀少,經濟活動也較為有限,這使得它在面對外部壓力時,顯得更加脆弱。而海警艦艇的深入航行,不僅是對臺方海上控制能力的挑戰,更是對馬祖居民心理的沖擊,當地民眾或許早已習慣了與大陸近在咫尺的現實,但如此近距離的艦艇對峙,仍然讓人感到不安。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事件被島內媒體稱為“繼金門縣常態化巡航后,首次在馬祖列島海域實施常態化巡航”。金門海域的巡航早已不是新聞,自2020年以來,中國海警在金門附近水域的活動逐漸常態化,從最初的偶發性巡邏,到如今的定期執法,臺方雖多次抗議,卻始終未能改變這一趨勢,如今,這一模式似乎正在向馬祖延伸。
這種“常態化”的背后,是海警執法范圍的逐步擴大,島內分析人士指出,這次海警艦艇的深入航行,讓臺方引以為傲的海上防線顯得脆弱不堪,而所謂“全程盯防”的部署,雖然在表面上展現了應對能力,卻難以掩蓋實際上的被動局面,臺媒的報道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有人甚至直言,這可能是“更大動作的前奏”。
總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統一大勢不可阻擋,任何倒行逆施的份子都將被一網打盡!
信息來源:
中時新聞網:《大陸軍演海警船也插一腳!2艦侵擾馬祖 海巡署驅離畫面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