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內多家官媒發布了“馬斯克將辭職”的新聞。
據報道,埃隆·馬斯克計劃于5月底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的職務。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馬斯克表示,他有信心在離職前完成削減1萬億美元聯邦赤字的目標,并強調政府效率低下、存在大量浪費和欺詐,有信心在不影響關鍵服務的情況下減少15%的支出。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當地時間3月3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預計美國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在完成聯邦政府改革工作后,最終會回歸經營自己的公司。
一則舊新聞整合后被官媒炒作,搞的朋友在群里調侃“原以為是商鞅變法,現在看是百日維新”,還有翻出政事堂上個月寫的《撐不到中期選舉的馬斯克》,慨嘆果然沒有撐到那一天。
不過,有一位黑框眼鏡的老者說過,不要聽風就是雨,有些記者們跑的太快了,總是試圖通過截取部分話語,扭曲原意后搞個大新聞。
馬斯克不是5月底要辭職,而是法律規定了他只能干到5月底。
特朗普在雇傭馬斯克的時候,使用的是特別通道,將其指定為“特殊政府雇員”,既不需要像全職政府雇員那樣進行財務披露,也不需要通過參議院的投票任命,甚至也不需要向其他高級官員匯報,卻可以出席內閣會議并查閱最機密的聯邦文件。
這類職務的設定本來就是為了應急和處理突發事件,譬如當年的新冠疫情和反恐戰爭,都臨時任命了一批類似雇員。
不過,聯邦政府也對此類職務搞了個法律制約,就是一年365天當中,只能工作130天,以防止此權力被總統濫用。
所以并不是媒體信口開河說的,馬斯克在特斯拉股價和股東的壓力下選擇辭職,而是根據美國法律,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部長,必須在5月底的130天前卸任,這個和他本人的意愿無關。
在政事堂看來,馬斯克是想繼續干的,但現階段他必須表現出自己對這個政府效率部部長的不戀棧。
一方面,對于馬斯克來說,他的人設與人氣是他一切的來源,他可以打破舊秩序,但不能去主動挑戰與破壞美國的法律,否則人設崩塌,不僅會讓自己龐大的產業崩盤,特朗普也不會再倚重于他。
另一方面,在過去兩個月的時間里,馬斯克的“胡作非為”已經嚴重的得罪了一大批的特朗普內閣成員,他的“獨斷專行”也惹怒了白宮幕僚長等特朗普的秘書團隊,成為了內部的眾矢之的,如果他還叫囂著繼續當各位大佬的“眼中釘”,不僅共和黨內部會團結一致對付他,還會聯合外部的民主黨力量,馬斯克的境遇會慘的無以復加。
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媒體問及馬斯克到期卸任的問題,他的口徑只會是一邊賣慘,一邊說卸任,把同情分給賺滿。
但是對于特朗普來說,馬斯克是一定要挽留的。
一方面,馬斯克這種改革利器如果只用一百天就放棄了,那也太暴殄天物了,沒有榨干他的價值。真要是挪走這座“瘟神”,特朗普這種“大交易家”也不會白白的放棄,最起碼也要在一年半后的中期選舉前,作為跟共和黨大佬們交易的籌碼來兌換點什么。
另一方面,特朗普本人希望自己能夠打破美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政治規矩,實現自己的第三任任期,而同樣要打破政治規矩的馬斯克,則很合適的成為了一個“指鹿為馬”的工具,來鑒別特朗普團隊的忠誠度,看看誰支持誰反對,讓自己摸著小馬過河。
至于短期內回特斯拉專心管理公司,對于致力于“顛覆”的馬斯克來說是不可能,自己在特朗普身上投入了如此大量的資源,也承擔了巨大的罵名樹立了大量的敵人,又怎么可能因為點股價的原因就半途而廢。
更何況,馬斯克必須要堅持到特朗普與幾個東方大國進行交易時,才能將他布局多年的一系列野望轉化為實際。
所以,政事堂判斷,接下來的兩個月,大概局面就是馬斯克仍然在推進他的改革,特朗普則會以改革為名義,一再挽留馬斯克,夸贊他的功績,搞個“三請三辭”。
最終,馬斯克可能會卸任部長,但還會以某種形式,巧妙而合法的繞過130天的限制繼續呆在特朗普的核心團隊中,在中期選舉前,繼續以美利堅一字并肩王的姿態,替特朗普掃平前進的阻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