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中國科幻大會科技創新與科幻文學創作論壇在北京首鋼園舉行。由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王晉康,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聯合推薦的科幻著作《物換星移》隆重發布,并舉辦了專場研討會。
在科技創新高速迭代的時代背景下,科幻文學創作與科技創新呈現出深度耦合、相互賦能的態勢。科技創新為科幻文學源源不斷地輸送多元素材,從前沿的量子計算到廣袤的星際探索,全方位拓展了科幻文學的敘事版圖。
而科幻文學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宛如科技創新的“思想策源地”,諸多前瞻性構想為科研工作提供了寶貴的靈感啟迪。與此同時,互聯網、新媒體等新興技術革新了科幻文學的傳播路徑,突破傳統傳播壁壘,催生出沉浸式閱讀新體驗。
本次論壇結合新發布的科幻小說《物換星移》,深入探討了科技創新重塑科幻文學內容與形式的路徑、科幻文學對科技創新的反哺機制,以及借助科技拓展科幻文學傳播范圍與受眾群體的策略,促進二者協同共進。
這部作品究竟講了什么,能得到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劉慈欣,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等眾多大咖的聯合推薦?《物換星移》的作者朱宇清表示,這是一個探討未來星際文明尺度下,生命個體、物種與文明存亡法則的故事。
兩名剛剛拯救了地球與人類的戰士,在超級武器打擊之下,不可思議地死里逃生,本以為是一種幸運,未料想竟是不同星際勢力存亡競爭精心布局的棋子。故事的主角實際上是兩名“死者”,他(她)們在自我歸屬、身份認同、死亡迷霧、使命與愛的漩渦中掙扎,透過血與火的現實,穿越生與死的邊界,追尋永遠沒有答案的自我。
故事主要發生在一個等級森嚴、極端集權、強烈追求權力擴張的星界,三條主線交織:決定各星際文明與權力力量的顛覆性科技戰;星際地緣政治與疆域爭奪的毀滅性戰爭;以及一場更為隱秘的、掀開歷史鐵幕的物種終極競爭。
在本書中,作者對如下方面進行了深度求索:當星球文明邁入星際文明世界,在疆域遼闊無極、科技高度發達的宇宙文明生態鏈之下,文明生存法則的異化與更大的不確定性;關于人、生物智慧死亡的重新定義;不同智慧物種之間競爭的終極螺旋;高階文明勘破宇宙規律之后超乎想象的戰爭手段;星際文明時代,權力統治機構空前強大、社會治理結構日益龐大。民眾個體面臨自身價值與自我掌控力的全面空心化危機,星空無限卻似無處安放的微塵。而在那些掌控恐怖力量的霸權者眼里,只有無盡遼闊的疆域。
據悉,小說的主人公,作為歷經慘烈星際戰爭洗禮的戰士,他們深知,在那些力量強大得難以想象的星際權力組織面前,個體的力量對比全面失衡,生命個體對自身命運的掌控能力近于渺茫,甚至連自身死亡的權利都無法掌控。即便到了星際文明時代,時代的洪流依舊不可阻擋,權力與野心也不會隨著科技文明的發展而被文明的光輝所凈化。就像人類比螞蟻的文明要高得多,卻未必比螞蟻良善一樣。身為身負密令潛行的戰士,他們并不是站在山峰之上的火炬執掌者,而是一顆顆沒有選擇的棋子。他們不能掌握自己的身體與生死,唯一能做的就是堅守自己的內心——只要能夠為民眾而戰,即便淪為棋子,也無怨無悔。只因他們相信,每一個微眾心中皆有火焰,當火焰燃燒的那一刻,高遠若星辰。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