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美國信用卡,卷款大約14萬美元(100萬人民幣左右)回國,號稱是賺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同時也給了美國銀行們一個教訓!”
——去年,一名中國留學生的“瘋狂操作”,然后他就飛回國了。
帖子一出,中美網友集體炸鍋!有人拍手稱快,認為這是“薅資本主義羊毛”的“愛國行為”;更多人則痛斥其“丟中國人的臉”“斷后來者留學路”。
然而,正當爭議愈演愈烈時,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一針見血指出:無論是真是假,都已涉嫌違法!
一年過去,這場鬧劇的“回旋鏢”終于扎回現實——留學生集體遭殃,美國銀行對留學生信用卡申請全面收緊,無數中國學子被拒之門外。
這場看似“聰明”的套現游戲,究竟如何演變成一場波及全體的信用災難?
2024年5月,一名自稱即將畢業的中國留學生在社交媒體高調發文,稱自己刷爆了美國多家銀行的信用卡,套現14萬美元(約100萬人民幣)。
隨后購買機票回國,并揚言“用這第一桶金報效祖國,教訓美國資本家”。帖子中,他不僅曬出機票信息,還戲謔對Chase、花旗和美國運通的3年陪伴先是表達感謝,并稱雖然其銀行服務真的很好,但他始終記得自己是中國人。
還有人發現,該信息被翻譯后上傳到了美國人的論壇。
事件迅速發酵,外國網友呼吁“停止對中國留學生發放信用卡”,而中國網友則感慨:“前人砍樹,后人暴曬!”、“一人作惡,全群體背鍋!”
也有網友質疑,普通留學生信用卡額度難以達到百萬級別,且套現后資金轉移存在技術難題(如海關申報、電匯監控等),推測事件可能是“博流量的段子”。但更多人擔憂,若屬實,其行為將直接導致后續留學生信用體系崩塌。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也發布視頻,直指核心法律問題:
若為虛構,屬于編造網絡謠言,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若為真實,則涉嫌信用卡詐騙罪!根據中國《刑法》第196條,最高可判無期徒刑;即便逃回國,美國法院亦可能通過國際司法合作追責,甚至影響在華財產執行。
羅翔強調:“罪惡不會因地域變化而消失。以‘愛國’之名行違法之事,是對規則和社會信任的踐踏!”
美國律師指出,信用卡公司可向美國法院起訴當事人。若其拒不回應,法院可嘗試在中國執行判決。此外,當事人的信用記錄將永久受損,未來若返美將面臨高利率貸款、租房困難等問題。
如今回旋鏢來了
這場風波最直接的后果,是留學生群體的信用體系遭受重創,是美國銀行對中國留學生信用卡申請政策的全面收緊。
多名留學生反映,即便存款過萬、信用良好,仍被以“信用利用率過高”“身份盜用風險”“缺乏還款記錄”等理由拒批;甚至有銀行直接標注“中國留學生高風險群體”。
部分銀行要求留學生需提供高額押金擔保,額度被壓縮至500-1000美元,遠低于本地學生,區別對待留學生與本地學生;
一名留學生存款超1.3萬美元,卻因“申請頻率過高”被大通銀行三次拒絕,最終被迫放棄。
根據美聯儲2024年第四季度數據,美國信用卡違約率激增,而留學生群體成為重點審查對象。
網友痛心疾首:“前人砍樹,后人暴曬!這種自私行為讓后來者無路可走!”
今日的“小聰明”,可能成為明日的“大枷鎖”。正如網友所言:“你可以討厭美國,但別用違法的方式‘愛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