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清鎮市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會上,在當地多家民營企業代表分享發展經驗、提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后,清鎮市向黨員干部發出“靈魂五問”,要求黨員干部把“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賺不賺錢、清不清廉”作為重要標尺,向破壞營商環境行為“開刀亮劍宣戰”,做優“貴人服務·清松辦”金字招牌,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營商環境高地。
這“靈魂五問”分別是:“我們出臺的幫扶企業制度是走過場還是真正為企業解決了問題?”“我們出臺的政策是上下一般粗還是精準有效?”“我們的為企服務是托底包辦了還是企業辦事依然要求人?”“企業有了困難和問題我們是躺平擺爛、不主動不作為還是主動出面站臺?”“我們為企服務是真正守住了廉潔底線還是要有好處才辦事?”
可以說,這些問題是對當下清鎮市營商環境的一次深刻內省。會上,為了回答好這些問題,更好地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清鎮市提出多項務實創新舉措和相關工作要求——
精準把握政策、深入宣傳政策,確保《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122項具體政策、貴州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36條政策措施、貴陽貴安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28條措施在清鎮市落到實處;
執行好民營企業“周二接待日”制度,建立聯系企業直通車和定期走訪制度,聚焦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開展好涉企政策信息互通和分析研判,對企業訴求做到快速響應、限時辦理;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一表辦、一網辦、一窗辦、一次辦、一站辦”“園區事園區辦”,讓企業辦事更省心、更方便、更高效;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依法保證各類市場主體、訴訟主體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法律責任平等,保障民營企業家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經營安全;
帶著感情、真心實意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持續強化“礦、地、房、人、電、錢、證”要素保障,依法依規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解難題、辦實事,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嚴格落實《貴州省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試行)》,規范政商交往行為,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有交集不搞交換、有交往不搞交易;
此外,清鎮市還聘任49名營商環境義務監督員,認真收集社會各界對營商環境建設的意見、建議及破壞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同時,強化作風整肅,堅持風腐同查同治,嚴懲以各種理由和借口不為企業辦事、辦不成事、推諉扯皮的干部,嚴懲黨員干部與企業交往過程中吃拿卡要、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等行為,堅決整治破壞營商環境行為。
據了解,民營經濟是清鎮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是該市經濟增長、創新創業、穩定就業、貢獻稅收等方面的主力軍。目前,清鎮市民營主體占市場主體總量的99.72%,民營注冊資本占企業注冊資本的97.42%,高新技術企業中民企占比88.9%,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民企占比78.26%,市場主體獲專利授權中民企占比91.8%,八成以上就業崗位由民企提供。2024年,清鎮市民營企業貢獻了該市稅收的78.6%。
記者 許發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