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孫攀 趙靖)3月28日,由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天水市人民政府聯合有關部門和文藝團體舉辦的“跟著藝術游甘肅”西北戲曲薈萃展演活動在天水市伏羲廣場舉行,西和影子腔《碧血西城》驚艷亮相,為展演活動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西和影子腔又稱燈凋、皮影戲、梅花腔,來源于西和、禮縣一帶,最早出現于清朝康熙末年。它在原民間皮影戲、木偶戲腔調的基礎上,吸收了當地民間小曲、鼓樂、說唱等形式,又借鑒秦腔、川劇的一些特點,逐步創定了風格獨特、適宜山區演出的“山戲”影子腔,其唱腔高亢粗獷,而又悠揚婉轉,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碧血西城》講述的是南宋西和州知州陳寅、通判賈子坤領導西和人民,為保西城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州城淪陷,陳寅、賈子坤壯烈殉城,為國捐軀的真實歷史故事。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通過西和影子腔獨特的表演形式呈現出來,讓現場觀眾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展現了英雄們的愛國情懷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演出現場,早早便聚集了大量熱情的戲迷和游客,大家滿懷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賞這場地域特色濃郁的“文化大餐”。隨著激昂振奮的旋律響起,演員們盛裝登場,他們以精湛的演技和動人心弦的唱腔,將《碧血西城》劇中人物的情感與性格演繹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演出過程中,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觀眾紛紛掏出手機,記錄下一個個精彩的瞬間。
西和縣文體廣旅局副局長安朝東說:“秦腔是西北地區共有的文化瑰寶,傳承弘揚它,西和義不容辭。一方面,匯演為區域文化交流合作搭建了優質平臺,通過與各地劇團、藝術家交流,能讓西和秦腔的藝術水平更上一層樓;另一方面,也想借這個機會,把西和的特色文化推廣出去,打響西和文化名片,為西和文化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此次助力匯演,不僅是戲曲藝術的展示,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可以讓更多人了解西和影子腔的獨特魅力,持續提升傳統戲曲的藝術影響力,豐富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推動文化旅游實現融合發展。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