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強強一個,母強強一窩。”這是中國治家的一句經典名言,意思是,父親優秀強悍,很有可能是他一個人優秀強悍,但是母親優秀強悍,則有可能帶動一家人都變得優秀強悍,可見母親對于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香港霍英東家族、郭晶晶嫁進去的那個霍英東家族,正是這句名言的最佳詮釋。
霍家祖上三代赤貧如洗,到霍英東這一代,更是窮得連鞋都穿不起,雪上加霜的是,霍英東7歲的時候,父親、兩個哥哥在海難中去世,這個家的勞動力一夜之間全沒了,只剩下霍英東的母親,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
一般的女人遭到這樣的境遇,也許改嫁了,也許更加沉淪,可霍英東的母親不僅活下來了,她還幫助自己的兒子,成為了香港傳奇富豪,身價上千億,這個豪門,最終迎來郭晶晶,巔峰之上再創輝煌。
1、貧苦船夫卻有沖天豪氣,奈何家破人亡,好在女主人無比強悍,用教育改變兒子命運
霍家祖籍廣東番禺,這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海運是當地最大的經濟活動,很多貧窮人家都在海上討生活,其中就有霍英東的祖父祖母。
也許是一生都在大海里與風浪搏斗,養出了祖父祖母無比的志氣,所以,哪怕窮得叮當響,他卻霸氣十足地規劃未來,他給兒子、也就是霍英東的父親取名霍耀榮,意思是“光宗耀祖、富貴榮華”。
霍耀榮的架船技術特別好,而且為人豪爽仗義,積極參加海運協會舉辦的各種體育運動,在其中擔任核心骨干,總是能得到冠軍,所以他的人緣特別好。
霍耀榮成年后,另一個非常窮苦的船夫,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霍耀榮。這個船夫窮到連給女兒取名字都不太會,于是按照排行,就叫女兒做劉三。好在,劉三雖然窮,沒有受過教育,但她非常精明能干,吃苦耐勞。
婚后,劉三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給第三個兒子,也就是未來的霍英東,原本取的名字,是霍官泰,意思是“升官發泰”。
他們一家七口,駕駛著一艘破船,還有他們的沖天豪氣,在海上乘風破浪討生活。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天選之子霍英東,經歷了所有以上的苦難,他出生于1923年,那是中國積貧積弱的年代,小時候,他從來沒有吃過一頓飽飯,沒有穿過一件好衣服,平常都是光著腳丫子在船上奔跑,只有冬天才有鞋穿。
可是,以上這所有的痛苦,都比不上喪兄喪父之痛。
霍英東7歲那年,父親霍耀榮患上了癌癥,不能出海,于是,母親劉三擔起了家庭重任。
一天,天氣很差,狂風暴雨,可是有人出高價在海上接貨,為了賺這筆傭金,劉三帶著13歲、11歲的兩個兒子出海了。可沒想到,貨還沒接到,驚濤駭浪就掀翻了他們的破船,劉三抱住了船舷,可兩個沒有成年的兒子,瞬間就被卷進了海浪,任憑劉三怎么呼喊,也聽不到他們的回應。
霍耀榮聽到這個消息,悲痛不已,病情急速惡化,不到一年,他也撒手人寰,就這樣,劉三接連失去了丈夫和兩個兒子,她一把抱住霍英東和兩個女兒,嚎啕大哭,她多么害怕再失去他們啊。
霍耀榮去世后,很多人都勸劉三帶著孩子回老家投靠親戚,可劉三覺得香港更加繁華、機會更多,她必須留下來。
于是,劉三帶著霍英東和兩個女兒,搬到了岸上的“貧民窟”。
這樣的貧民窟,破舊、潮濕、臭氣熏天,一套房子里住著幾十號人,擁擠、難受,霍英東竟然懷念起了在海上漂泊的日子。
媽媽劉三總是很嚴厲地告誡他,“風浪太大,你還太小,不要做無謂的犧牲。我們現在很窮,但只要努力,我們不會一輩子都窮的。”這句話,也成了霍英東一生的座右銘。
為了不讓孩子們再成為船夫船婆,媽媽劉三決心送他們去讀書。于是,劉三一邊做裁縫,一邊從貨運公司接訂單,然后分給跑海運的船夫,她在其中賺取少量的傭金。就這樣,一人打兩份工,她終于養活自己和三個孩子。
即便日子極端清苦,劉三仍然沒有忘記對孩子們的教育,她總是耐心地給他們講“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在這樣的激勵下,霍英東也非常爭氣,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爭取到了私塾和小學的免費就讀名額。13歲那年,霍英東考進了著名的皇仁書院。
皇仁書院是香港最早的官立中學,孫中山曾在這里就讀,香港名流家的孩子,很多都會進入這所學校,而霍英東則是憑借無比優異的成績考上的,在這里,他與未來的“賭王”何鴻燊成為了好朋友。
在皇仁學院,霍英東立下了比祖輩們升官發財更遠大的志向,他希望祖國能“英武地屹立在世界東方”,于是,他將名字由霍官泰改為霍英東!
就在霍英東一心向學,還有兩年就要畢業的時候,1941年,香港淪陷,皇仁學院被迫停辦,18歲的霍英東只能停止學業,做各種苦力補貼家用。
霍英東先是做的鍋爐工,負責給大輪船的鍋爐加煤炭,可他身材矮小、面黃肌瘦、之前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哪干得了這種體力活,手腳非常慢,于是,被辭退;
后來,他又做過掄大錘打鐵的工作,根本掄不動,被辭退;
用風槍打鉚釘,風槍嘩啦啦直響,抓都抓不穩,被辭退;
工地上搬重物,手指骨頭差點被壓斷,被辭退;
做貨車修理工,這次他身體上吃得消了,可他想學更值錢的開車技術,于是,晚上偷偷開貨車,撞到了另一輛汽車上,被辭退……
霍英東接二連三地丟了工作,非常自責,他覺得自己一個大男人,讀了書卻找不到工作,找到苦力工作又干不了,他這輩子還能做成什么事?看著低落的兒子,母親劉三再度出手,這次,她將兒子帶上了巨富之路的起點……
2、母親召集13戶人家出資,開起雜貨鋪,“空手套白狼”玩得溜,賺取人生第一桶金
窮則思變,變則通。
霍英東嘗試各種苦力活都失敗之后,知道自己不是干苦力活的料。于是,他跟母親商量,他說,他們居住的碼頭,雖然窮苦,但是人流量非常大,如果能開個門面賣雜貨,生意一定會不錯。
這個時候的劉三,早就不是以前那個做縫紉的小女人,她靠著給貨運公司介紹船夫、拿抽成的買賣,攢了一些錢,然后,她和別人合伙買了一艘小火輪,成了海運隊伍中很有實力的一員,只是戰爭爆發后,她的小火輪被軍方征用,沒辦法跑海運了。
這個做了十幾年買賣的女人,很認可霍英東的判斷,只是,他們囊中羞澀,拿什么開店呢?這個時候,劉三召集了所有熟識的船夫,號召大家一起籌錢開商店,盈利后按比例分紅,最終,13戶人出錢,開起了一家“有如”雜貨店,主要經營咸魚、咸菜、腐竹、粉絲等日常食品。
霍英東的母親賣掉了自己唯一的金首飾,成為股東之一;霍英東作為唯一一個讀過書、認得字的人,成為了商店的經營者,以勞動力入股,就這樣,母子二人開起了雜貨店。
這個“眾籌開店”之舉,極具創意,霍英東被母親的經營思維震撼了,多年后,他在香港房地產行業,首開“樓花”(首付)、“分層預售”的先河,獨領風騷,這些做法,至今仍是房地產行業的鐵規矩。
霍英東開雜貨店,非常刻苦,堅持早上6點開門,晚上10點關門,然后整理貨物、煮醬料,一切安排妥當,已經是12點了,他一年365天,從不關門、從不停業。
為了節約成本,霍英東進貨的時候,不租用三輪車,他和表弟兩個人,用板車拉四五個小時,把貨拉回家。
雜貨店生意很好,有時候要同時接待二三十個顧客,如果霍英東稍微有一點沒照顧到,客人就會離開店里;如果他算賬稍微慢了點,客人也會離開店里,因此,霍英東被練得眼觀四路、耳聽八方、頭腦極度敏捷。
幾十年后,霍英東成為傳奇巨富,回憶起這段開小商店的日子,他仍然感慨,“那是鍛煉經商和管理最好的時候……練出了堅韌的意志和毅力……那段日子我明白了,創業要向大處奮斗,還要在小處節儉。這些都是在小店里學到的大學問啊!”
霍英東的雜貨店經營得非常好,母親劉三很欣慰。在此期間,霍英東結婚生子,完成了人生大事,一切都步入正軌了,可母親劉三眼界超群,她知道兒子的事業遠不止于此。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大批軍隊撤離香港,很多軍用物資無法運走,于是就地拍賣。
劉三敏銳地感覺到其中大有商機,于是,她果斷賣掉了雜貨店,湊齊100元保證金,讓霍英東參與競標。霍英東不愧是名校學生,標書漂亮、英文流利,在眾多語言不過關的競標人選中,脫穎而出,以1.8萬的價格中標。
可是,霍英東根本沒有這么多錢,于是,他轉手將標的賣了出去,這一轉手就賺了2.2萬元。
之后,霍英東頻繁參加招標,中標后將標的轉手,從中賺取大量傭金,就這樣,霍英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而這個賺錢模式,其實跟母親劉三早年替貨運公司找船夫,從中賺取傭金,思路是一樣的,不得不說,從母親那里遺傳的經商頭腦,再加上后天優良的教育和足夠的努力,這才成就了一代傳奇富商。
3、冒死為內地運送物資,投資內地建設,遭港英政府打擊,退出香港房地產,錯失“四大家族”財富,母親卻夸他做得好
有了資本之后,霍英東重新回到了海運領域,只是再也不是祖輩那樣的撐著破船乘風破浪了。
霍英東配置了最先進的航運貨船,承接各種大型海運、打撈任務,海運實力越來越強。
與此同時,霍英東還聯合李嘉誠、何鴻燊等,進軍房地產、博彩領域, 每一項都是財源滾滾,就這樣,霍英東與巨富們比肩而立。
可如果霍英東只有商人的精明,也許如今的霍家就無法擁有崇高的地位,以至于國寶級奧運冠軍郭晶晶,也愿意“下嫁”到他們家。
這一切要從1950年的抗美援朝戰爭說起,我國急需大量物資,可是,我國在香港、澳門成立的采購公司將物資采購完成后,因為海運被強勢封鎖了,根本無法運回內地。
采購公司想了很多辦法,找了很多海運大佬,可是,他們害怕風險,根本不敢接手,這個時候的霍英東27歲,是香港海運的后起之秀,站在碼頭上,望著身后滯留的物資,又望向祖國,他想起自己曾經立下的誓愿,愿祖國“英武地屹立在世界東方”!
霍英東滿含熱淚,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母親劉三,這個曾在海上失去了兩個兒子的女人,這個曾為了保住霍英東的命,頭也不回逃離大海的女人,選擇了民族大義,她告訴兒子,我們的根在內地,拼掉這條命也要支援祖國!
于是,霍英東將自己的全部資產,投入海運,他的船隊不再接其他活,只為祖國運物資。
為了安全,霍英東帶著工人們,總是等到夜深人靜悄悄行動,先在碼頭裝載,然后悄悄地繞過英美哨所,運動內地。
一次,霍英東正在裝貨,巡邏隊過來了,霍英東趕緊裝瘋賣傻想要引走巡邏隊,隊長警覺性很高,根本不理他,于是霍英東只能更加囂張,挑釁隊長,于是,隊長一腳踢在霍英東的胸口上,霍英東噴出了一口鮮血,他還是不依不饒,繼續挑釁,隊長怒火攻心,一門心思對付霍英東,霍英東被打得半死,好在,他的船順利出發了。
秉持著強烈的愛國心,擔負著極大的生命危險,霍英東持續支援著祖國,祖國成功了,霍英東也成功了,他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富商,他成為了著名的愛國人士,黨的親密朋友。
改革開放后,霍英東成為第一批進入內地投資的商人,他投資建成了白天鵝賓館,成為廣州最早一批大型合資酒店。
酒店建得富麗堂皇,這在廣州引起了轟動,開業之后,很多人涌進賓館,可是,他們既不住宿,也不消費,純粹是為了感受現代化的氣息,順便在高級廁所如廁,酒店經理發現賓館的廁所用紙,絕大部分都被參觀群眾給消耗掉了。
于是,經理為了節約成本,要求“無消費不得入內”,霍英東卻不同意,他說,建一家這么好的酒店,他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希望家鄉在迎接外賓時長點面子,更重要的,他希望家鄉的百姓,感受美好,就能更長志氣!
霍英東支援家鄉建設的舉動,惹怒了當時的港英政府,于是,他們全方位打擊霍英東的房地產事業,既不給政策支持,還要經常斷水斷電,就是不讓他好過。
于是,60年代后期,霍英東被迫淡出了香港房地產業,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趁勢而上,逐利房地產圈,并由此成為香港“四大家族”。
可霍英東從不后悔,他把精力放到了體育事業上,先后幫助中國重返“亞足聯”、“國際足聯”、“國際羽聯”等國際組織。
霍英東成為兩岸三地的傳奇富商,靠的是祖輩們留給他的、即便貧困如洗,也要有做夢的志氣,更靠的是,他聰明強悍的母親,永遠相信教育的力量,在困境中絕不等、要、靠,勇敢出擊,積極籌劃,既有“空手套白狼”的機智和果敢,更要堅持正義,正如他們駕駛一艘小小破船,航行在大海中,豪情萬丈,仰天長嘯“乘風破浪會有時,直觀云帆濟滄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