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春耕備耕正當時。近日,蘭州新區項目建設中心搶抓早春有利時機,為轄區種植主體發放264噸生物降解地膜,全力保障春耕生產需求,助力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秦川鎮、上川鎮農資發放點,一排排嶄新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擺放井然有序,農戶們熱情高漲,滿懷期待地早早來到發放點,在工作人員的精心組織和引導下,農戶們有序簽字確認、清點數量、搬運裝車,即將運至田間地頭用于春耕生產。
“去年我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已經試驗推廣使用生物降解膜1萬畝,這種地膜透光率高,能夠高效提升地表溫度,促進作物生長。同時,全生物降解膜原料采用淀粉、纖維素及其他天然材料,在使用120天后,可在水和土壤中經過微生物的作用自然降解、無需回收。”新區項目建設中心農技工作人員閆煒介紹道,與普通地膜相比,全生物降解地膜直接在田間分解,無需撿拾回收,為種植戶節省回收廢舊農膜的時間和費用,從源頭上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對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將妥善分配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確保廣大種植主體都能受益,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
據悉,2025年蘭州新區項目建設中心積極向上爭取地膜科學使用回收試點項目資金660萬元,通過公開招標采購全生物降解地膜264噸,全部補貼給種植主體使用,覆膜面積約11萬畝,基本實現轄區內覆膜作物全部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
上川鎮農戶李有財抱著剛領到的地膜,興奮地算起了賬:“家里種的十畝地,往年光買地膜就差不多要500塊錢,現在政府免費發這種‘會消失’的神奇膜,省下的錢還能買一些種子,而且還不用彎腰撿殘膜,省錢又省力。”
在地膜發放的同時,項目建設中心還安排技術人員為農戶面對面開展技術指導,針對不同農作物的種植特點,農技人員詳細講解地膜覆蓋的技術要點、時間節點以及田間管理注意事項,現場解答農民在地膜使用中遇到的問題,為農戶制定個性化的種植方案,幫助農民科學種田、科學用膜,提高種植效益。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 昕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