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會成為電子快消品嗎?”這是知乎上一個熱議的話題,在智能化浪潮愈演愈烈的2025年,汽車的各類新功能層出不窮,迭代頻率不斷加速,汽車似乎正在從“代步工具”進化為“科技玩具”,“快消品化”成為一種趨勢。但回歸本質,普通家庭需要的究竟是一臺怎樣的車?是不斷疊加的炫酷科技,還是能讓人安心托付生活的可靠伙伴?
這個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一臺車,用三十年時間給出了自己的理解——不是用功能堆砌制造焦慮,而是用技術進化解決真實需求。從1995年誕生至今,CR-V歷經六代革新,始終以“省心、耐用、實用”為核心,成為全球近1500萬家庭的選擇。在中國市場,東風本田CR-V(參數丨圖片)同樣用20余年時間沉淀出300多萬用戶的口碑:省油、好開、故障率低、保值率高,這些樸素的標簽背后,恰恰是技術長期主義的最佳注解。
相比新勢力的激進,東風本田這樣的合資大廠選擇了更穩妥的路線。誠然,東風本田CR-V的智能化不是最超前的,但一定是最務實的,功能不夠炫酷,并不等同于技術儲備落后,背后還有造車理念的差異。一款面向全球千萬級用戶的車型,在推進智能駕駛等關乎生命安全的新技術落地過程中,自然要比新勢力更加謹慎。
而且,智能化的定義很寬泛,整車架構、動力系統、車載互聯等領域的智能化同樣重要,作為一家技術立命的公司,東風本田在20余年的發展過程中從未停止過在智能化領域的探索,聲量不夠高只是企業做事風格低調使然,在技術創新上,東風本田始終勇立潮頭敢為人先,這也是東風本田CR-V歷經20余年發展始終穩居國內SUV第一梯隊的原因所在,而與它同時期問世的絕大多數車型早已退出舞臺。
01
城市SUV的智能動力躍遷
CR-V這款車從誕生之初,就是顛覆者的代名詞。1995年,市面上的SUV車型普遍舒適性較差,本田打造出了“Comfortable Runabout-Vehicle”舒適型越野車,開創了城市SUV的先河。
2004年,SUV在中國市場尚屬小眾,合資轎車是行業主流,剛成立一年的東風本田卻力排眾議,將CR-V作為首款合資車型引入,成就了國內SUV市場的傳奇。傳奇的背后,源于技術進化趨勢的精準把握,最初引進的第二代CR-V便搭載了當時本田最引以為傲的i-VTEC可變氣門正時/升程技術和REALTIME四驅系統,第三代CR-V首次實現了液晶信息顯示屏上車,第四代CR-V在地球夢科技發動機和CVT無級變速器的加持下所向披靡。
地球夢科技發動機+CVT無級變速器
2024年在中國市場,包括油電混動在內的傳統燃油車市場份額54.1%,插混/增程占比19.1%,純電車型占比26.8%,搭載內燃機的車型依然是絕對主力。而東風本田在2017年第五代CR-V上首次搭載i-MMD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推出銳·混動油混車型,并在2021年推出銳·混動e+插混車型,至此,CR-V成為同級別首個布局“一車三動力”(燃油、HEV、PHEV)的SUV車型。2024年東風本田CR-V終端銷量近18萬輛,其中混動車型占比近20%,體現了動力技術布局的前瞻性。
更能代表其前瞻性的,還有CR-V六代車型的迭代過程中全方位的智能進化。比如動力系統的智能化,2022年上市的第六代CR-V,在2023年引入了本田最新的第四代i-MMD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陸續推出了CR-V e:PHEV和CR-V e:HEV,這套被稱為“強電智混”的混動系統中的“智”,代表的就是通過智能的動力控制算法,使混動系統能夠在純電驅動、混動驅動和發動機驅動三種模式之間智能切換,可油可電可混動,獲得低油耗、強動力和高穩定性。
最好的證明來自實測,在2024年東風本田舉辦的強電智混技術體驗會中,有媒體駕駛CR-V e:PHEV跑出了4.7L/100km的饋電油耗,遠低于官方標稱的5.5L/100km,而CR-V e:HEV綜合油耗實測成績最低只有4.1L/100km,遠低于官方6.44L/100km的WLTC綜合油耗。這種“反向虛標”恰恰是東風本田對自身高標準嚴要求的體現,而這一造車理念,也反映在了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的技術落地上。
02
智能體驗迭代步履不停
2014年,特斯拉剛進入中國不久,新勢力們還處在PPT造車的萌芽階段,本田已經宣告推出智能輔助駕駛系統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能實現智能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和車道偏移抑制、預警等準L2級輔助駕駛功能。之后,本田還與國內科技大廠阿里巴巴和高德合作,推出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系統),提供精準導航服務和天氣、新聞等信息服務。沒錯,如今新勢力們高喊的智駕和智艙概念,本田十年前已經在做了。
經過了大量的適配驗證,在確保系統穩定可靠的前提下,東風本田在2017年上市的第五代CR-V上正式搭載了Honda SENSING和Honda CONNECT 1.0,開啟了城市SUV的智能時代,而彼時大多數新勢力還在埋頭于第一款量產車的落地。
2020年上市的新CR-V,除了將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下探至更多款型上,還搭載了功能更強大的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2.0,加入了智能語音車控、在線支付、車輛位置共享等功能,在智能交互領域保持同級領先。
在2022年開始推向市場的第六代CR-V上,東風本田再次帶來了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的技術迭代,進化到Honda SENSING 360的安全超感系統,對某些事故率較高的特定場景進行針對性升級,大幅提升了諸如視野受限的交叉路口會車、側后行人規避、彎道輔助駕駛等場景的體驗,進一步降低意外發生的幾率。
Honda CONNECT 3.0智導互聯系統則對智能語音交互進行全面升級,實現了AI智能助理、AR實景導航等先進功能上車,相比簡單的堆料、增加屏幕的做法,CR-V的智艙升級更注重科技應用的人性化。
03
安全是智能的紅線和底線
在智能化的迭代升級上,CR-V始終步履不停,為什么東風本田這樣的合資大廠在智能化方面的聲量卻不高呢?因為它并未將重點放在宣傳造勢上,沒有在十年前實現L2級輔助駕駛落地時便喊出遙遙領先的口號,在本田的造車理念中,關乎安全的事,是車企的本分,不是營銷噱頭。
實際上,通過先進的技術提升所有道路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性,是本田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潛心研究的方向,并提出了“safety for everyone”(安全共存)的理念,正是因為關乎安全這一造車底線,東風本田在歷代CR-V車型上引入智能化相關的功能時都十分謹慎,不會為了一時的領先將還未進行充分驗證的半成品提前落地,讓用戶做小白鼠。
在前沿領域,本田并非止步不前,2021年便已經打造出了全球首款可合法上路的L3級自動駕駛量產車,但是在全球范圍內,自動駕駛尚未完成L2向L3級的過渡,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所以針對CR-V等成熟產品的智能駕駛研發重點還是放在提高駕駛輔助功能的可靠性上,在恪守安全的第一準則前提下,不斷拓展功能的外圍,減輕駕駛員的身心壓力。
即便快消品式造車風氣甚囂塵上,東風本田這樣的合資大廠在提升開發效率的同時,還在堅守底線,所有量產車上市交付前都要經過完整周期的環境和道路耐久測試,智能化相關功能更是要在充分驗證后推向市場,當新勢力信奉“唯快不破”時,東風本田堅信“千錘百煉”才是造車要義,畢竟,真正的智能不是取代人的生活,而是讓生活更從容。
CR-V能在全球熱銷30年,收獲近1500萬全球用戶的信賴,依靠的正是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所積累的過硬品質和絕佳口碑。在中國市場,CR-V一直是安全可靠的代名詞。從不鼓吹技術遙遙領先的CR-V,十幾年前便成為C-NCAP歷史上第一個“五星+”SUV;三年保值率高達64.3%,常年位居緊湊型SUV保值率榜首;今年1月再次以156分的卓越成績名列“2024年度緊湊型SUV質量排行”第一名,在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比拼上,CR-V做到了真正的領先。
在300多萬國內車主的口中,東風本田CR-V是“保值王者”、是“一車傳三代”的開不壞的神車,它的意義早已跳出了代步工具的范疇,成為了無數中國家庭生活中最溫暖最長久的陪伴。在新勢力們為了保持熱度打流量戰、拼周榜、一年換三代的時候,CR-V用長期主義堅守住了東風本田造車的初心,理智地對抗著行業的浮躁,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顛覆?
04
30年間,CR-V以近1500萬的全球銷量和300多萬中國用戶的信賴,證明了一個真理:真正的傳奇,不是固守經典,而是持續進化,從燃油到混動,從機械素質到智能體驗,這款車始終以“全能”回應市場需求。
當大多數車企在電動化轉型中陷入“顛覆傳統”的焦慮時,CR-V給出了另一種解法——不在追逐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將風險和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不為了制造賣點堆砌無意義的炫技功能,始終以安全、成熟、穩定、可靠為前提,系統地對智能創新技術研發和落地進行規劃,有的放矢,謹慎克制。
CR-V的三十年,是一部不斷打破邊界、重塑標準的進化史。今年下半年,2025款CR-V將煥新而來,一代傳奇又將為廣大用戶和汽車行業帶來怎樣的顛覆式體驗,期待值已經拉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