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想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最需要的是什么?
科技創新、產業項目、人才、政策……無一例外。
而對于矢志“建設國內一流科產融合創新型強區”的嶗山區而言,明晰發展優勢、找準切入點,至關重要。
從開年全區“鉚足干勁抓落實、奮勇爭先開新局”工作動員大會,到日前召開的推進新型工業化暨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皆聚焦同一主題:抓創新、抓項目、抓落實。
“創新是嶗山區的基因,要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聚力創新驅動、強化科技賦能,加力鍛強提級躍升新引擎。”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嶗山區委書記張元升開門見山地點出。
細觀之,嶗山區之所以無論過去現在都能夠從容、堅定地打好自己的“產業牌”,背后亦有關鍵打法作為支撐。
城市心觀察第1106期
撰文/馮亞楠
審校/張慧
“新”力量
把科技創新“置頂”
開年以來,從鼎新向前的發展勢頭可窺嶗山區產業逆勢而進的破局之力。
放眼望去,總投資高達1900億元的263個重點項目正如火如荼地推進。其中,續建項目達62個,新建項目134個,儲備戰略項目67個。
而這些新招引開工建設或儲備的重點產業項目呈現出最顯著的特點——與嶗山區契合度高。
像青島虛擬現實產業園總部基地項目、華芢生物醫藥產業園、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項目(一期)……這些不僅吻合嶗山區“7+4+1”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布局,也與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緊密相關。
毋庸置疑,一個個落地的產業項目,相當于一個個支點,撬動著嶗山區整體的經濟布局,也傳遞出其對大項目、好項目的渴求與重視。
最重要的是,走進這些項目建設現場,撲面而來的是越聚越多的新質生產力。
這說明,當選擇把科技創新“置頂”,鐵了心的嶗山區專注于行走在創新策源這條賽道,并且將其融入貫穿產業項目發展始終。
有一點明確的是,伴隨今年新一輪強化科技創新政策舉措的實施,嶗山區將重點打造科技創新策源示范區、科技成果轉化樣板區、科產創新深度融合區。
其中不乏支持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高質量發展,全面融入“青島科創大走廊”,支持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爭創“國字號”力爭新增市級以上科創平臺20家,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0家等等。
而若將視線的廣度放得再開闊一些,之所以把科技創新“置頂”,嶗山區從上到下想要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與韌性的強烈勁頭,是顯而易見的。
“新”打法
招商引資思維和手法一起變
一個地區的高質量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已經成為普遍共識。
事實上,針對招商引資和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嶗山區早已將其明確為一件“大事”。
可以看到的是,相對于過去“情感招商”“優惠政策招商”,嶗山區著眼于涵蓋場景招商、產業鏈招商等諸多新打法的全要素招商,打造優質產業發展生態。
例如,嶗山區圍繞四大專業化園區生態圈打造,實施園區招商,并通過舉辦2024中國上海VR/AR產業博覽會青島虛擬現實產業園推介活動、青滬聯動——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上海招商推介會、2024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等各類自主招商推介活動,推動招商引資形成實效。
當然,招引項目只是第一步,讓項目留得下、發展得好更為關鍵,而這也就指向了營商環境這一關鍵領域。
最簡單來說,發展樓宇經濟,在吸引企業入駐的背后,實際上是一場關于營商環境和綜合實力的“競技”。
作為城市樓宇經濟的發展高地,嶗山區已連續四次榮獲樓宇經濟發展指數標桿城區獎項。而坐落于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的核心位置的上實中心,更是通過精準的金融產業定位,以一流的營商環境打造一流的招商平臺,發展成為青島市金融區和高端樓宇經濟示范區。
首先在硬件上,從設計、建設到后期的物業,上實中心出色的、“零短板”的園區品質,成為其“筑巢引鳳”的重要基礎。
而在軟件服務上,上實中心還承擔起企業與政府之間“橋梁”的功能,通過積極的招商引資進一步實現“引鳳來”:秉承“筑巢引鳳”的思路,與金家嶺金融區緊密聯動、招商引資;從商務談判、到政策落地,上實中心協同政府方面,通過為企業提供細致周到的全方位服務,吸引到大批優質企業前來入駐。
目前,上實中心已招引聚集500余家企業,注冊資本超過600億元,其中不乏陸家嘴信托、魯花金融、中國信保、光大理財、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渤海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分行、世界500強駐青機構和上市公司總部。良好的金融產業生態與樓宇服務品質在此相互促進,不斷提升著樓宇的經濟貢獻度。
很明顯的一點,針對營商環境的優化,嶗山區從上至下已形成了一個閉環:聚焦區域產業、企業發展訴求,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分解,一件任務一件任務落實,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推進。
“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始終同企業家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竭盡所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最廣闊的平臺、最優質的環境、最用心的服務,讓每一名企業家在嶗山安心創業、放心投資、專心經營、舒心生活。”張元升強調。
由此,越來越多的企業之所以能夠蜂擁而至,追根溯源是對嶗山區營商環境的肯定,整體形成了內心的“高預期”。
從中可以管窺一豹,如今的嶗山,企業與產業的關聯和嵌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而這股力量也構筑起了全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勢能。
回眸再看,為何嶗山區在抓產業項目上下足功夫?
一方面,國家層面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擺在突出位置,圍繞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落實這些部署要求,必須通過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作支撐。
另一個更為現實的因素是,重大項目的開工投用,不僅帶來經濟發展動力,也會讓人才的“磁場”日益增強,使得區域成為一個讓各路人才與企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地方,如此方能形成良性循環。
還有就是青島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的責任感、緊迫感不曾放松。項目建設對整個城市而言舉足輕重,而嶗山區作為全市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將產業項目作為“重中之重”也就順理成章了。
當明晰所擔重任以及自身發展所需,“項”前沖的嶗山,“新”意不斷、干勁滿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