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空調噪音問題,隔閡持續了一年之久的兩家鄰居爭論著走進遼寧省錦州市太和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的大門。
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社區民警、人民調解員共同與雙方展開“話聊”。一小時后,原本“紅著臉”進門的兩家和和氣氣地走出了大門。
“解鎖的‘鑰匙’是太和區人民法院提供的典型案例。”調解員告訴記者,“用法院提供的案例釋法說理,當事人心服口服。”
優質高效便利化解矛盾糾紛,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綜治中心是立足政法職能,推動各部門依法履職、形成合力,開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協助推動社會治安風險防控的重要工作平臺。
遼寧基層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選配政治素質高、群眾工作能力強、業務能力突出的訴訟服務團隊入駐中心,立足審判職能定位,積極助力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在黨委領導下形成多元解紛合力,努力讓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
鐵嶺市銀州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于2023年11月正式掛牌成立,銀州區人民法院于同時期入駐區綜治中心,派駐一名法官、兩名法官助理開展工作。
工作中,入駐團隊積極加強與各成員單位的溝通聯動,實行定期會商機制,不斷完善“調解優先、訴訟斷后”的遞進式解紛體制,充分發揮法院指導人民調解職能,強化與司法、住建、房產等行政主管部門,與婦聯、工商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和人民調解組織的聯動,凝聚調解合力,努力促成各類糾紛“事心雙解”。
“事心雙解”,源自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近日,阜新市細河區人民法院法官于娟娟走出綜治中心,走進某小區,與玉新街道陽光社區黨委書記王剛來到糾紛發生現場,共同調解一起“糾纏”多年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既為居民消除了私拉亂接電線的安全隱患,也促進物業公司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同時,于娟娟還為居民普及相關法律知識。
“社區工作人員調解時居民會覺得不夠專業,不太能讓他們服氣,通過綜治中心聯系法官定期到社區現場解決矛盾,居民特別認可這種做法?!蓖鮿偙硎?。
不僅如此,自阜新市各縣區成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來,阜新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導全市7家基層法院積極融入,創新運用“司法建議﹢”工作模式,梳理總結在案件辦理中發現的社會矛盾苗頭性問題、突出性難題,提出有效防范化解建議,協同相關責任部門共同抓好落實;與縣區政府責任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同司法局、工會、工商聯、婦聯、消協、醫調委等單位部門建立聯合解紛、訴調對接平臺,合力做好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2024年1月至12月,阜新全市法院一審民事、行政新收案件同比下降8.65%,實現三年連續同比下降。
指導調解是訴訟服務團隊入駐綜治中心的重要工作內容。
沈陽法院依托市委政法委“三零”建設工作體系,發揮基層法院下沉“零糾紛”工作室人員作用,指導、協助“零糾紛”工作室就地化解矛盾糾紛。
沈陽市皇姑區人民法院下沉50余名黨員法官進社區,具體工作包括積極指導社區調解工作的開展,為社區制定規章制度、處理重大事項提供法律意見,協助社區審查各類合同,上門指導有困難的群眾打官司,幫助社區完善法治宣傳欄內容。
沈陽市鐵西區人民法院針對鐵西區物業糾紛較多的情況,與物業代理人溝通了解物業費案件產生的原因,進行匯總分析,對調解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指導。
“支持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要加強訴調對接,切實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職責使命?!边|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長鄧繼林說。
營口市老邊區人民法院與綜治中心共同搭建調、裁、審對接機制,采取線上線下快調、速裁的模式,依法依規對涉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供用水電氣合同糾紛、家事糾紛、小額民商事糾紛等具有簡易程序條件的民事案件進行快審、快判。著力構建“電子送達為主,其他方式為輔”的智能化集約送達新模式,在充分尊重當事人意愿基礎上,引導當事人優先選擇電子送達,有效減輕當事人的訴累,縮短糾紛化解時間。
人民有期待,司法有擔當。
截至3月底,遼寧入駐綜治中心基層法院已經過半,近180名員額法官、法官助理等人員入駐綜治中心,開展指導調解、釋明引導、一審立案等服務,就地化解矛盾糾紛4700余件,導入訴訟程序1300余件,切實將“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實處。
來源:人民法院報·1版
記者:黃艷輝 嚴怡娜 | 通訊員:黃強
責任編輯:肖雅雯 姚涵|聯系電話:(010)67550939|電子郵箱:fyxw@rmfyb.cn
新媒體編輯:裴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