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美國“Army Recognition”網站援引數天前美國戰略司令部報告,對中國海軍的戰略核潛艇現狀、未來發展做了簡單評估。應該說這份報道的大部分內容,和外界之前感受差不多,只是核彈頭數量和發展速度略有出入。
▲美國“Army Recognition”網站的文章
報告認為,“中國海軍現在運營著6艘094型戰略核潛艇,每艇搭載了12枚射程7000千米以上的巨浪-2,核打擊威懾力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從數量上來說,這個規模位居全球第三,但質量只能算全球第五——英法雖然都只有4艘戰略核潛艇,不過每艇都搭載了16枚潛射彈道導彈,并且英軍使用的“三叉戟 II D5 ”和法制M-51,射程都比“巨浪-2”要遠一些。再加上英法潛艇的噸位、靜音性都有優勢,“龜背”高度也微乎其微,綜合評價確實比094強一些。
▲094單艇性能確實不算先進
不過,報告里對中國海軍攻擊核潛艇、先進常規潛艇的高速發展,也給出了很高評價。“過去三年里中國造船工業下水、交付潛艇的速度驚人,尤其是在攻擊核潛艇領域,三年時間取得的進步,甚至超過了過去的三十年。”這種夸張的描述基于兩個現實情況:一、中國造船工業的“小步快走”戰略再次起效,經過多年小批次迭代后,大量建造的高性能、成熟型號確實到了服役節點。就像前些年海軍高速建造的052D、055,在短短幾年內大量服役,一舉將國產驅逐艦規模推至世界第二一樣。
▲海軍艦艇短時間內集中服役的例子并不罕見
二、垂直發射裝置在潛艇上的大規模普及,顯著提升了潛艇戰斗力,像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的幾艘“基洛”,就憑借發射潛基巡航導彈,成為整支艦隊最大的亮點。前一陣俄羅斯第五艘“亞森-M”型攻擊核潛艇,也因為服役時就搭載“鋯石”而名聲大噪,但國內設有12單元垂發的“093B”,其實應該先于“亞森-M”搭載了潛射版鷹擊-21。從技術上來說,這款國產攻擊核潛艇雖然噸位、靜音性能不算特別出色,但理論上具備12連發鷹擊-21的恐怖爆發力。這種現階段各國都難以攔截的強大火力,不管是用于對陸攻擊,還是反艦打擊,效果都極其驚人,說是堪比之前三十年的進步,倒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
▲潛射垂直發射裝置顯著改變了潛艇的戰略地位
最后,報道認為中國核彈頭數量依然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從2019年的約290枚,增長到現在的超過600枚,預計到2030年漲至1000枚。”此外,“最新一代戰略核潛艇的研發也已開始,很有可能使用漸進迭代的模式,逐漸過渡到擁有世界頂尖水平,搭載24枚潛射彈道導彈的先進型號,這個時間點應該是2035年。”有趣的是,報道又舊事重提,認為“來自俄羅斯的先進技術,將有助于中國海軍發展戰略核潛艇。”這種純屬老調重彈,始終不相信中國自己能走到世界巔峰的論調,在殲-36首飛后還能洋洋得意的寫出來,屬實有點沒有跟上時代了——作為俄羅斯軍工產業真正的壓箱底,這種技術不到滅國之難面前,是不可能透露半點的。
▲單艇12枚載彈量確實有點不夠
中國潛艇發展一直處于迷霧之中,大家只能看個一知半解。但總體上來說,外界基本認可國產常規潛艇、攻擊核潛艇、戰略核潛艇,各自距離全球頂尖位置逐漸變遠的觀點。除了這三者技術難度線性遞增外,對設計/建造時間的需求,也確實是越來越多。不過,既然前面兩者的技術已基本能讓人滿意,那么國產戰略核潛艇的未來就沒有什么懸念,只是還需要時間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