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么城市的地塊可以由開發商拍價競得,而農村的宅基地卻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交易?
尤其是對于城里人,更是禁止他們到農村占地建房。這看似矛盾的背后,實則暗含著國家對農民的保護。
一、你買的不是宅基地,是農民的命根子
為什么國家寧愿得罪中產、高產,也要封死這條路?
因為宅基地不是商品,是農民最后的退路,也是賦予農民最后的體面。
宅基地與耕地是農民的兩大“殺手锏”,在城鄉二元結構還沒有打破的情況下,進可以到大城市拼搏,退可以回到農村,宅基地保障了居住權益,耕地則托起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底氣。
一旦放開交易,那些西裝革履的城里人能分分鐘把宅基地炒成白菜價。那時候農村容不下肉身,城里容不下靈魂。要是在城里闖蕩失敗,連塊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有,到時候你哭的地方都沒有!
二、你以為的公平交易,其實是降維打擊
河南一律所合伙人私下透漏:只要有利潤足夠大的項目,任何合同都能被資本的逐利沖動打開缺口。
一旦開放宅基地交易,你以為雙方買賣是公平公正?殊不知利益能驅動人性。
到那時五保戶的農民第一個被資本家盯上。
因為他沒錢也沒人替他說話,在利益的驅使下,通過暗箱操作把他的宅基地偷偷過戶給開發商,等他反應過來早就被趕出農村。
想反抗?
先不說有沒有人肯為你發聲,就問問你能對抗資本嗎?
“五保戶”可以是你,是我,是每一個農村人。因為一旦被資本頂上,他有100種方法讓你“心甘情愿”妥協。
從精心設計的“以房養老”協議,到披著慈善外衣的“代管土地”合同;從利用信息查誘導簽署虛假贍養協議,到借“集中供養”之名圈地開發之地。
在這場對抗中,農民沒有絲毫的反抗能力
為了保護農民的土地,國家早早做了準備。《土地管理法》白紙黑字寫著,宅基地屬于村集體,村民只有使用權沒有交易權,不允許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宅基地,更是不允許退休干部到農村占地建房。
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農民的宅基地,避免了被資本侵占的風險。
三、現在卡死交易,是為了給農民發王炸
你以為農村的宅基地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殊不知國家嚴控宅基地交易是為了一盤大棋,一盤能改變農民命運機會的大棋。
浙江義務試點“宅基地跨村調劑”,一畝地拍出780萬的天價;
成都搞“宅基地資格權銀行”。
把手里的宅基地集中起來統一利用起來,既沒有改變土地性質,還能給村民分工。這才是宅基地的正確利用方式。
同時現在國家推行鄉村振興政策,越來越多的資源向農村傾斜,等農村基建全部落地,那些曾被嫌棄的“破地”,搖身一變就會成為文旅項目的香餑餑,到時候農民躺著收租,比賣地劃算1000倍。
現在看政策似乎有些冰冷,實際上是在幫農民建起一道不被資本頂上的防火墻。等未來宅基地的價值真正被開發之日,就是農村戶口大翻身之時。
所以政策越狠,農民越穩。這不是多此一舉,而是國家在用最笨的方式,守護農民最后的退路。
轉發這篇文章,讓3億擁有宅基地農民的聲音被聽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