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識冰糖葫蘆的“甜蜜征途”
從走街串巷到全球擴張
3月28日,在位于石家莊市石美集城市微度假中心的喜識冰糖葫蘆全球旗艦店里,顧客正在選購冰糖葫蘆。河北日報記者 李巍攝
編者按中小微企業(yè)是國民經(jīng)濟的“毛細血管”,是穩(wěn)市場、保就業(yè)的主力軍。它們雖然體量不大,卻蘊藏著推動產業(yè)升級、服務民生需求的“超能量”。
為生動展現(xiàn)河北民營經(jīng)濟的韌性與活力,河北日報記者深入各地中小微企業(yè)的生產車間、研發(fā)一線、市場前沿,挖掘創(chuàng)業(yè)者闖關破局的鮮活故事,記錄他們在時代浪潮中的奮進足跡。今日起,河北日報推出“超能量的‘中小微’”系列報道,期待能為激發(fā)全社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熱情、促進民營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更多思考與啟示,敬請關注。
石家莊市煤機街與躍進路交口,老國企石家莊煤礦機械廠的舊址,如今已蛻變?yōu)槲乃嚉庀夂竦氖兰鞘形⒍燃僦行摹H肟谔帲跋沧R冰糖葫蘆全球旗艦店”的招牌分外醒目。
3月28日,記者走進這家店。寫有“江頭楂樹香,岸上蝴蝶飛”等詩句的大紅綢緞,從鋼鐵骨架撐起的透明屋頂垂落。玻璃柜里,裹著晶瑩糖衣的糖葫蘆在暖黃射燈下閃著光暈。店長吳夢梅介紹,這里匯聚了56種山楂制品、42款糖葫蘆及20種炒酸奶品類,“是全球700多家喜識冰糖葫蘆門店中貨品最全的一家”。
全球?糖葫蘆,這個具有鮮明季節(jié)性的北方小吃,也能賣到國外嗎?面對記者的疑問,吳夢梅莞爾一笑:“你下次見到張總的時候,可以問問他。”
吳夢梅口中的張總,是喜識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張?zhí)珜W。從街頭巷尾的流動小販,到年銷過億串糖葫蘆的“甜蜜王國”締造者,他用20多年時間完成了這場逆襲。
時間倒回2003年7月,16歲的張?zhí)珜W初到石家莊找工作,由于年齡小學歷低,四處碰壁。面對窘境,他靠著祖?zhèn)鞯氖炙嚕_始了賣糖葫蘆的營生。
某個傍晚,一名中年男子買了糖葫蘆沒走,跟張?zhí)珜W聊天:“你的糖葫蘆挺好吃,怎么做的?”
沒有多想,張?zhí)珜W和盤托出:“我用的是最好的山楂,用天然蔗糖熬制糖色。里面夾的紅豆沙、綠豆沙,都是我自己熬的,沒任何添加劑。雖然費時費力,但我就想要一個好口碑……”
“我投資,你出技術,咱倆合伙開家店,怎么樣?”這個中年男子,就是日后“喜識冰糖葫蘆”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張澎。張?zhí)珜W的真誠與質樸打動了他,兩人一拍即合。
心靈契合的相見,從來都是“恨晚”的。喜幸相識——“喜識”商標由此而來。
2003年9月21日,石家莊文化廣場西側,省會第一家專賣糖葫蘆的門店悄然開張。有美術功底的張澎設計了牛皮紙袋,便于客戶攜帶,紙袋上的清明上河圖,讓這個起源于宋朝的傳統(tǒng)美食頓時有了文化味兒。張?zhí)珜W細心準備了包裹糖葫蘆的糯米紙,保證了糖葫蘆不會粘在紙袋上。
開業(yè)第一天,下午6時,200串糖葫蘆售罄,收入300多元;
第二天,下午5時,300多串售罄,收入500多元;
每天加量,每天售罄。張?zhí)珜W沒有想到,門店第一個月就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7.5萬元,除去原料、房租等各項成本,純利潤超2萬元。
快速實現(xiàn)盈利后,擴張順理成章。
2005年,張?zhí)珜W的門店擴大到7家。原本期望通過規(guī)模效應提升盈利能力,沒想到生意一直原地打轉。每次新開店面超過7家后,總會因各種原因再回歸到7家店。
問題出在哪兒?
張?zhí)珜W發(fā)現(xiàn),沒有挺過“一周歲”的店,幾乎都是在天氣較冷的季節(jié)開業(yè),進入第二年春季后,山楂鮮果的供應無法保證,尤其是5月份以后,天氣轉暖,冰糖很快融化,店面只好暫時關閉。
看來,僅靠糖葫蘆一個單品,無法支撐全年盈利。怎么辦?
為了豐富產品體系,找到適合夏季銷售的產品,張?zhí)珜W嘗試過撒尿牛丸、奶茶等各類零食,也嘗試過涼皮等應季小吃,效果都不理想。
轉機出現(xiàn)在2013年。那年,辛集的夏季夜市上有人售賣“炒奶果”。用牛奶和奶酪加上香蕉、草莓等水果,再配上葡萄干、杏仁、花生碎等輔料,在具有制冷效果的設備上用力“翻炒”成片,切碎后便是一碗美味的解暑冷品。
這不就是自己苦苦尋找的夏季爆品嗎?張?zhí)珜W虛心向商戶請教,他把“炒奶果”的牛奶改為酸奶,又增加了不少新鮮水果和干果,開發(fā)出新品“炒酸奶”,一上市便大受歡迎。
“冰糖葫蘆+炒酸奶”的產品組合,引來眾多人的效仿。為建立品牌優(yōu)勢,2014年5月,石家莊喜識餐飲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2015年,喜識第一次走出石家莊,在保定萬博廣場開出首家跨區(qū)域聯(lián)營店。此后,石家莊、保定兩地的店面逐漸增至30多家,糖葫蘆年銷量突破1000萬串。
門店的增加,銷量的上漲,對原材料供給提出挑戰(zhàn)。為此,張?zhí)珜W跑遍了國內的山楂產地,最終在山東承包了8000畝向陽山坡,作為山楂種植基地。基地使用有機肥,確保鮮果品質,1.6萬噸的年產量保證了全國門店所需。
一路“打怪升級”,喜識的商業(yè)版圖不斷擴大。
此時的張?zhí)珜W,依然保持著對一線市場的超級敏感。有消費者反映,一串糖葫蘆8個山楂,有時吃不完,擱置久了冰糖會融化。還有消費者反映,想一次嘗到不同的口味,買個大串很難實現(xiàn)。
于是,只有兩個山楂的小串糖葫蘆誕生了。喜識推出裝有5小串不同口味糖葫蘆的“萌趣套盒”,無意間成為市場上小串糖葫蘆的開創(chuàng)者。
2019年12月,喜識進軍南方,在南京開出河北之外的首家加盟店。“萌趣套盒”受到南京姑娘的追捧,開業(yè)當天,備貨很快售罄。隨后,上海、杭州、成都、長沙等地的喜識店面也陸續(xù)開業(yè)。
為迎合南方市場,喜識在傳統(tǒng)的紅豆沙、綠豆沙等夾心餡料的基礎上,新增糯米、香芋、榴蓮、桂花等口味。每個區(qū)域市場的冰箱柜機里,都藏著當?shù)氐臅r令驚喜。在云南,糖葫蘆實現(xiàn)了和玫瑰花的混搭;在廣東,油柑、波羅蜜也成了穿串的原材料……
喜識火了。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張?zhí)珜W經(jīng)常刷到一些南方萌妹子分享“萌趣套盒”的照片或視頻。在留言區(qū),經(jīng)常有人問:“這么可愛的小串糖葫蘆,在哪兒能買到?”
三年疫情,也沒有阻擋住喜識擴張的腳步。2020年,喜識糖葫蘆的銷量突破3000萬串;2021年,全國店面突破200家,銷量接近6000萬串;2022年,全國門店突破400家,銷量突破8000萬串。
目前,喜識在全國門店總數(shù)已超過700家,年銷售量突破了1億串。
3月30日,在位于石家莊勒泰A座9樓的石家莊喜識餐飲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張?zhí)珜W,拋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喜識糖葫蘆真的賣到國外了嗎?
“當然。”張?zhí)珜W說,去年3月,喜識走出國門,把店開到了韓國首爾延南洞,首家海外門店的主色調就是“山楂紅”。店里隨處可見的卡通形象“小喜”告訴人們,這里不僅售賣中國傳統(tǒng)小吃,還在傳播著中國美食文化。
在加拿大溫哥華,喜識的員工培訓正在進行,新店很快就要營業(yè)了。張?zhí)珜W說:“和韓國門店的裝修不一樣,這次,我們會把‘喜識’的中文Logo打上去。”(河北日報記者 李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