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的驚濤駭浪中,一艘流線型銀色快艇劃破碧波,其艦艏騰起的浪花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這艘被稱作"海上暗箭"的022型導彈快艇,承載著中國海軍近海防御體系的革命性突破,它的締造者楊屹,這位以柔弱之軀扛起國防重擔的女科學家,在三十載春秋里用智慧與熱血,在深藍疆域鐫刻下中國艦船設計的嶄新坐標。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被稱為“中國導彈快艇之母”的楊屹。
1970年11月,楊屹出生于中國的一個海軍家庭,親屬們大多數從事與海軍相關的工作,楊屹從小就有很強的動手能力,迷戀于設計,曾經動手設計布娃娃、蓬蓬裙等玩具,上學后還為班級設計了班徽。
楊屹能夠與戰艦設計結緣,源于與父親一次罕見的爭吵。
有一天晚上,19歲的楊屹正在為自己設計一件絕無僅有的新裙子,外屋突然傳來父親的怒吼:
“反了他們了,敢闖我國海疆!”
原來楊屹的父親在電視中看到美國的航空母艦在我國海域橫行,惡意挑釁我國主權,身為老海軍的楊屹父親自然非常憤怒,楊屹見父親動怒,勸道:
“好了爸,中國人一定會化憤怒為力量,遲早也造出我們自己的海上利器!”
父親瞪了楊屹一眼,說:
“怎么化憤怒為力量?都像你一樣不務正業,快高考了還畫裙子設計圖?你倒是設計個軍艦、航母,去保家衛國啊!”
“你也就能畫畫布偶和服裝,女孩子啊……唉!”
楊屹聽到這句話非常不高興,說:
“女孩子怎么了,我要是能畫出武器設計圖呢?”
就這樣,楊屹骨子里不服輸的勁被父親激發了出來,她果斷調整了自己的高考方向,決定報考武漢水運工程學院,主修船舶設計專業,楊屹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順利拿到了錄取通知書,當父親看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心情非常激動,說:
“女兒,好樣的!看來爸爸有點小瞧你嘍。”
1992年,楊屹以優異成績畢業,被分到入海軍裝備研究所,從事艦艇設計工作,在研究所,楊屹每天熬夜惡補相關知識,查詢相關資料,虛心地向研究所的前輩和同事們請教,這個剛畢業的小姑娘,很快完成了從旁觀“小白”到戰艦設計師的完美蛻變,讓同事們刮目相看。
1994年,剛滿24歲的楊屹迎來了工作生涯的第一個重大挑戰,負責和同事們設計一種全新的軍事艦艇,在此期間,楊屹每天趴在圖板前畫圖、計算,沒有電腦就用手繪,畫板、繪圖鉛筆、曲線板不知用了多少個,每拿出一個方案,她都反復比對,讓老專家點評指導,直到自己滿意、專家認可為止。
堅毅且對工作充滿熱情的楊屹,很快在艦船設計中嶄露頭角,兩次立功,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25歲的她成為研究所里最年輕的主任設計師。
1996年臺海危機爆發,美軍再一次派出航母闖入我國海疆,雖然楊屹億萬同胞一樣憤怒,但頭腦清醒的她認識到必須要設計出遏制對方“海上巨無霸”的利器才行,當時中國還不具備建造航母的條件,于是便想到了發展輕巧便捷、造價較低的導彈艇。
“請把這個設計任務,交給我帶隊執行吧!”
楊屹主動向領導請纓出戰,雖然楊屹資歷尚淺,卻是研究所里新一代艦船設計師中的佼佼者,于是便讓25歲的楊屹擔任中國首艘導彈艇設計師。
研發之路非常艱難,無數個通宵達旦,楊屹頭腦中閃現出無數個設計方案,解決一個問題后,又會出現新的問題,期間還一度陷入設計瓶頸期,楊屹為此焦灼到每晚失眠,就這樣經歷了三年多的堅持,楊屹終于導彈艇的設計圖紙報給上級,經過專家論證和細微修改后,我國第一款導彈艇終于投入生產。
2004年4月,中國首艘海軍導彈快艇下水,被稱為“中國022型導彈快艇”,此后,楊屹設計的這款快艇多次在軍事演習中表現出色,被譽為“航母殺手”,楊屹也憑此成為“中國導彈快艇之母”。
楊屹常說:
"艦船設計師的戰場不在圖紙上,而在萬里海疆。"
這位共和國艦船之母用畢生心血證明:核心技術永遠買不來,國防現代化的征程上,唯有自力更生才能劈波斬浪。在這片祖先耕耘過的藍色國土上,楊屹和她的團隊正續寫著新時代的強軍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