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路炳陽 北京報道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601766.SH,以下簡稱“中國中車”)凈利潤取得了連續三年增長的成績,同時打破歷史紀錄。中國中車年報顯示,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3.88億元,同比增長5.77%。
在凈利潤取得增長的同時,中國中車營業收入也是史上最高的一年。2024年,中國中車實現營業收入2464.57億元,同比增長5.21%。
中國中車歷史上營收與凈利潤最高年為南北車合并,成立后的第一年。2015年,中國中車營收、凈利潤分別達到了2419.13億元和118.18億元。
鐵路業務增長迅速
分產品看,中國中車鐵路裝備、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務2024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04.61億元、454.40億元、863.75億元和41.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50%、-9.72%、7.13%和-18.22%。
鐵路裝備板塊增幅最大。中國中車方面稱,這主要是動車組業務收入增長所致。
2024年全國鐵路客流量快速增長,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隨之而來的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對高速動車組的需求激增。
有關數據顯示,2024年前10個月,中國中車2024年共發布3次重大合同簽約公告,分別為348.9億元、436.2億元和459.9億元,合同總金額共計1245億元。中國中車相關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2023年同期中國中車的重大合同訂單總金額不到900億元,與之相比,訂單增幅近四成。
除了大規模采購新車,國鐵集團在維修領域的訂單接踵而來,且均是大手筆。據記者統計,2023年,中國中車與國鐵集團簽署的動車組高級修合同達到了285.6億元,機車修理合同61億元,此外還有45億元左右的貨車和客車修理合同,修理業務訂單合計392.3億元,這一金額幾乎與新造訂單平分秋色。
上述中國中車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2024年公司來自國鐵集團的訂單較2023年同期增長了三成以上。
鐵路裝備業務仍是當前中國中車營業收入中占比最大的業務,占比44.82%,且比例仍在提高,比2023年增加了近3個百分點。其中機車收入236.27億元,客車業務收入63.08億元,動車組業務收入624.32億元,貨車業務收入180.94億元。相比于2023年,四項業務收入中,只有動車組業務取得了高達49.26%的增長,其余三項業務收入全部下降。
當前國鐵集團仍是中國中車最大客戶,中國中車2024年對國鐵集團的銷售額占其銷售總額的43.96%,比2023年增加了5個百分點。
隨著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尤其是動車組保有量的不斷提高,機車車輛維修業務收入占總業務比重在不斷提高。年報顯示,2024年鐵路裝備業務中修理改裝業務收入417.83億元,占比從2023年的33.99%增加至37.83%。
2024年,中國中車銷售機車642輛,客車321輛,動車組1940輛,貨車3.16輛,城軌車輛5504輛。
城軌收入與海外訂單收窄
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業務板塊收入則連續兩年下降。中國中車方面稱,主要是城軌工程收入減少所致。
近年來,由于城軌審批門檻的提升,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呈現明顯下滑態勢,地鐵建設狂飆的時代一去不返,這直接影響了中國中車該板塊收入。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資規模在2020年達到6286億元的最高峰之后,近幾年持續回落,2023年完成投資額為5214.03億元,較最高峰下降17.05%。
“城軌投資和建設高峰期已過,未來城軌項目每年的獲批和新增規模都不會太高。中國中車人士對記者表示,近幾年,中國中車的城軌訂單已出現明顯下滑態勢,2022年城軌車輛訂單約為7000輛,2023年不足5000輛,2024年已下滑到2000輛左右。
國際業務訂單量有所減少。2024年,中國中車新簽訂單約3222億元,同比增長7.90%。其中國際業務新簽訂單約472億元,同比減少19.18%,期末在手訂單約3181億元。2023年,中國中車國際業務新簽訂單量曾打破紀錄,高達約584億元。
據記者統計,2016—2022年,中國中車國際業務簽約額分別為約533億元、404億元、213億元、481億元、421億元、350億元和509億元。
分地區看,中國中車2024年中國大陸地區營業收入2181.20億元,同比增長5.61%;其他國家或地區283.37億元,同比增長2.18%。
就海外市場,中國中車方面稱,將積極參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市場競爭,持續拓展風電裝備、新材料等業務領域國際市場空間。努力使國際業務成為中車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業務增長點;持續優化業務結構,提高境外DLS業務和新產業的占比,構建全面系統解決方案和全壽命周期解決方案的完整能力。
中國中車在年報中還特別提到了產能過剩的問題,中國中車方面稱,由于歷史原因,公司軌道交通裝備中部分業務存在結構性產能過剩,需開展產業結構性調整。相關企業和業務受業務基礎、產業關聯度、歷史沿革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給公司產業結構性調整帶來諸多的困難與挑戰。
目前,中國中車已成立專門機構研究軌道交通業務板塊改革方案,對重組后的企業,持續推動由“物理變化”到“化學變化”的深層次融合,充分釋放改革、重組成效;持續優化軌道交通資源配置,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公司利益最大化。
(助理編輯:朱會珊 審核:杜麗娟 校對:顏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