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報道,3月29日夜,3名女大學生從湖北自駕小米SU7到安徽參加考試,于德上高速樅陽至祁門路段發生事故,兩人當場身亡,一人送醫后搶救無效去世。
在此哀悼三位逝者,愿類似悲劇不再重演。
現在事故還在調查中,但我想先跟各位司機,尤其是新手司機,好好聊聊安全駕駛這個事。
聲明,以下內容與本次事故無關,不存在任何對本次事故原因和責任劃分的判斷、推測、評價。
我是2004年10月份考取的B1駕照,當時遇到的教練都非常嚴厲,動不動把學員罵到飛起。
但我從一開始開車就是很保守的。我在大學期間,春節回老家路上,就目睹過一次非常慘烈的事故現場。死者狀況之慘烈,家人坐在地上欲哭無淚,給我造成很大的心理沖擊。
不知道現在駕校培訓什么樣,那時候我們上交規課,都要看好久的事故現場無碼視頻,駕校宣傳欄里專門有一處,掛滿視覺沖擊力極強的死者照片。
培訓教師說,害怕就對了。給大家看這些,就是為了讓大家對開車這件事心存敬畏。
那會的汽車也沒什么高級安全配置,ABS防抱死、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都不是標配,有任何問題就靠車身強度、主副駕安全氣囊和安全帶來保命。
對了,當時不系安全帶不扣分,酒駕也不入刑,有些地方的駕照甚至可以直接花錢辦。
不過當年的駕駛環境倒也沒特別危險,一方面當時的機動車數量不多,另一方面也沒有快遞、外賣、電動自行車這類交通參與者。
另外,當時的購車價格門檻較高,車輛性能不高,操控難度大(手動檔為主),駕駛員有充分的時間慢慢鍛煉升級,人菜就慢點開,其他老司機也不會為難你。
我開過各種古早車型,包括四個前進檔十字排列的桑塔納,沒有換檔同步器的小面包,油離配合十分熟練,現在給我個手動檔車我也能開,就像騎自行車,一旦學會就忘不掉了。
但我仍然很慫,我知道自己開的是個一噸多的、快速移動的金屬機器,撞壞了還能修,報廢了還能再買,而我自己和其他人都是凡胎肉身,只有一條命。
我前后換過六輛油車,開過的車型不計其數。新能源車很好,配置很豐富,充電比加油便宜,這些我都知道。
但我每次試駕新能源車的時候,在銷售迫不及待讓我開啟輔助駕駛的時候,我都回答,謝謝,我想自己開,輔助駕駛功能我完全無所謂,能跟車就行。
對,我知道目前的輔助駕駛已經無限接近L3,可以在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應對大多數路況。
我也知道現在的車前后左右長滿了雷達和攝像頭,判斷車距不需要靠經驗,看屏幕聽語音提示就行。
可是目前的新司機,在他們拿下駕照,喜提新車后,有多少人是會自己老老實實先開個十萬公里,再逐步讓輔助駕駛這類高科技介入呢?
我覺得一萬公里可能都難,畢竟輔助駕駛就擺在那里,按一下就能開啟,很少有人能抵擋誘惑吧。
于是新司機的成長曲線越來越平緩,反正輔助駕駛、智能泊車能應對日常各種需要。
但是突發情況需要司機接管的時候,這些司機是否有足夠的經驗、能力、反應速度來應對?
我不知道,希望他們有吧。
我為什么強調新司機應該有個十萬公里自主駕駛的過程,因為這個過程是鍛煉你對車速、車距、路況、突發狀況的經驗和處理的。
很多突發狀況的處理是反直覺的,比如什么情況下應該一腳踩死剎車,什么情況下應該一腳油門踩到底,什么情況下應該迅速打方向盤。
你需要在一秒內通過眼看耳聽手動腳踩完成判斷和動作,這是一種經過鍛煉才能獲得的技能,很多情況下是違背人的本能反應的。
上邊說的僅是技能類,更重要的是心理層面。
新司機都要經歷一個“慫”-“逐漸膽大”-“放飛自我”-“遇到/看到事故”-“又慫”-“逐漸膽大”-“遇到事故”-……-“已老實”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需要在十萬公里的自主駕駛中完成。
近幾年我在網上看各種事故視頻,有很多司機遇到緊急狀況不是踩剎車,而是“啊啊啊啊啊啊”。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聲控剎車這種技術。
我很懷疑這些司機并沒有老老實實開著車出新手村,而是被輔助駕駛抱出新手村的。
有人可能會認為,拿到駕照說明就會開車了。
要知道,駕校教你的是通過考試,具備駕駛的資格,而開車這件事的學習曲線漫長而陡峭,具備資格并不代表你就會開車了。
車企在這個過程中起了什么作用,大家這幾年也看到了。
對輔助駕駛能力的宣傳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某些車企高管,早些年還演示開啟輔助駕駛然后吃便當。
如果真的有天真的司機照做,不但能吃便當,也有機會領便當。
更麻煩的是,現在新能源車的馬力一個比一個大,提速一個比一個快,價格越來越低。
以前百萬豪車的動力水平,現在被20萬級別的車輕松拿捏。
廉價的動力被新司機低門檻獲取,然后開啟輔助駕駛到處溜達,這就是近幾年的現狀。
我常說汽車是和平年代普通人能掌握的威力最大的大殺器,何況現在加了電池的新能源車,自重還上升了。
學過初中物理的都知道,更快、更大質量的物體意味著什么。
每次一出事,就有人說菜刀是無辜的,責任在使用菜刀的人。
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避免把菜刀給到幼兒園孩子?
或者,當菜刀已經進化到機關槍的時候,普通人還應該隨意購買和使用嗎?
按照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輔助駕駛出了問題,責任仍然是司機承擔。
任何司機主觀上都沒有發生事故的意愿,只是很多司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客觀能力,能夠駕馭什么動力的車輛,或者自己是否已經具備了處理緊急狀況的能力。
我只是老司機,不是專業司機,不教大家具體如何開車,我只是開車久了,見的多了,真心為當下汽車產品快速發展與駕駛人技能迅速蛻化的矛盾,感到擔心。
最后兩個建議,希望新手司機能聽進去:
膽小不丟人、怕死不丟人,不敬畏駕駛才丟人。
取得駕照后,前兩三年、五萬公里,盡可能自己駕駛、泊車。
來源 | 判官老司機(ID:panguansays)
作者 | 判官 ; 編輯 | 荔枝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