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有沒有一種感覺:越是社交,越是跟別人打交道,越是情緒化,容易精神內耗。
如果你有這種感覺,說明你陷入到了“錯誤社交怪圈”當中。
什么樣的社交,算是錯誤社交呢?
三觀、性格、脾氣、層次、思維、認知、追求不相符的社交。這就需要“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
你是一個老江湖,卻跟一個江湖小白社交,成熟的思維,碰上幼稚的思維,那你就會感覺“談不下去”。這,就是錯誤社交。
層次相同,才能相融;層次不同,不必強融。
最有水平的社交方式:要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02
越是有所經歷,越是明白什么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strong>
遇到了知己,哪怕共飲一千杯酒,也都感覺到不夠??梢怯龅接憛挕⒉幌矚g、有矛盾的人,哪怕說一句話,也都感覺到多余。
假設,你支持A,他支持B,那你就會覺得他奇怪,他也會覺得你不正常。你跟他越是接觸,越是容易為了瑣事而吵起來。
大家的三觀、追求都不一樣,只要一說話,就會相互嫌棄,鬧出矛盾。
既然如此,那就不妨做到“話不投機半句多”。你尊重他的選擇,他也尊重你的選擇,大家互相尊重,而又各走各路。
當然了,這種灑脫,很多人都做不到。因為人心容易糾結,會為了別人的一言一行,而過分內耗自己。
沒必要如此。放下勸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03
人老了,都喜歡“要與同好爭高下”。
什么是“要與同好爭高下”?指的是,只跟性格、三觀、脾氣相投的人往來。
你是一個事業狂,他也是一個事業狂,大家都是事業狂,那就肯定很有“話題”可聊。畢竟大家都是一類人。
反之,你是一個事業狂,他是一個逍遙仙,大家根本就不是一路人,那就肯定沒有“話題”可聊。
雖然說“君子求同存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真存在“異”,這是聊不到一塊的,基本都會吵架、對罵,甚至拳腳相向。
很喜歡這樣一個觀點:往后余生,要跟讓自己感覺到“舒服”的人往來。
跟他交往,你感覺到舒服,那就選擇跟他往來。反之,跟他交往,感覺到不舒服,那就跟他保持距離。
讓自己舒服,才是社交的第一要義。
04
人在江湖,沒必要討好別人,也沒必要跟別人較真。
孔夫子有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strong>
在孔夫子看來,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會為此而生氣,這不才是真正的君子嗎?
我們不妨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特別容易為了別人的一言一行,而過分生氣?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說,你努力做事,別人卻不體諒你,依舊認為你沒本事。這個時候,你就會為了別人的看法,而生悶氣,自己氣自己。
孔子是儒家圣人,都做不到讓所有人都滿意,又何談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呢?
地球上有80億人,不可能每個人都理解我們,我們也做不到讓全部人都滿意。
既然做不到,那就不去做,也不要去較真。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邊,誰較真,誰就真的“輸”了。對于不理解自己的人,一笑置之就好。
05
寫到最后
在人情社會當中,人們總是喜歡取悅別人,拼命想跟別人搞好關系。
殊不知,別人未必喜歡你,也未必接納你。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性格、脾氣、三觀、想法、追求,都是存在差距的。
你是個安守本分的人,而他是個嘴巴太多的人,那你跟他就走不到一塊,他也會對你各種嚼舌根。如此,又何必往來呢?
永遠都是“要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要跟相同層次的人,你來我往,爭個高下。而對于傻瓜,一笑置之就行了。畢竟,誰跟傻瓜置氣,誰就真的成為更大的傻瓜了。
社交,不求異,只求同。讓自己舒服,才是最重要的事兒。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