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騎行電瓶車的不便,深有體會者眾,尤其是雨衣帽子易脫落,雨水趁機灌入脖頸,帶來刺骨的寒意。
然而,杭州高級中學錢塘學校的一名高二女生葛書菡,卻從這一日常困擾中汲取靈感,巧妙地將頭盔與雨披融為一體,為媽媽打造出了一款“遮雨神器”,并成功獲得了國家專利認證。
視頻來源 錢塘區(qū)融媒體中心
“媽見夸”神器誕生記
這位小“發(fā)明家”叫葛書菡,來自杭州高級中學錢塘學校,今年高二。
“每逢下雨天,回家路上看到風雨將媽媽雨披帽子吹起來,雨水流進去打濕她的衣服,我都會很心疼。”
由此,葛書菡萌生出一個新想法:能不能把頭盔和雨衣牢牢結合起來,既能在雨天發(fā)揮作用,晴天又能分開使用呢?
葛書菡很快把想法付諸實際。她拆解頭盔,測量頭圍數據,根據實際需要多次修改設計方案,最終的設計稿亮點滿滿:帽檐加裝貼合頭型的支撐架,即使風力大也掀不翻;頭盔內安裝可拆卸防水內膜,雨天作為雨披,晴天又能輕松拆卸;此外,設計還預留了儲物空間,方便雨披用完后收納進頭盔內。
指導老師金冬博看到設計后驚喜不已,師生二人一起簡化結構、優(yōu)化造型,把平面設計變成立體結構。
近日,葛書菡收到了國家專利證書,這份專利不僅是對她創(chuàng)意的認可,更是為母親在雨天撐起了一把溫馨的“保護傘”。
萬物均可頭腦風暴
葛書菡的“天才少女誕生記”并非偶然,她所在的杭州高級中學錢塘學校早早把“發(fā)明DNA(基因)”刻進課表里。
學校特別開設的創(chuàng)意與發(fā)明課程,被同學們稱為“寶藏課”。
課上,金冬博、姜保平和張薇等老師帶領學生們一起頭腦風暴,從生活中的細節(jié)出發(fā),針對被忽略的小問題,構想創(chuàng)新技法,設計出解決問題的“小神器”。
“寶藏課”的奇思妙想可不少:有結合早起與喝水的需求,為忙碌的學生設計的“水杯鬧鐘”;有解決擠牙膏難題的電動牙刷,自帶擠牙膏功能;還有針對燃氣熱水器升溫過程中的冷水浪費問題,設計的冷水回收利用系統(tǒng)。
截至目前,學校共有20余項專利作品,其中3項作品已獲正式授權。
視頻來源 錢塘區(qū)融媒體中心
“我們希望在思考與實踐中,不斷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散思維與想象力。”金老師說。
前不久,學校舉辦了“櫻花科技節(jié)”,請來了不少高新科技企業(yè),包括“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
現場,學生自主設計搭建的人形機器人精彩亮相,學校還特別成立了“科創(chuàng)中心”,下設智能智造部、峰谷氣象部、深藍天文部、錢潮創(chuàng)客部和創(chuàng)新試驗部等,圍繞AI人工智能、機器人、編程設計、大數據等開展課程教學,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科創(chuàng)學子。
“讓孩子擁抱這個時代最前沿的科技,讓他們在實踐中找到未來喜愛的領域。”這是這所學校對學生們最深切的寄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