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貞元年間,正值清明時節,隨著這一年科舉的緩緩落幕,一位來自于博陵來的書生失魂落魄地走出了考場。
從他這樣的神情來看,可以肯定他這一次科考的成績一定不怎么理想,而之后成績的揭榜,便證實了這一猜想。
這位落魄的書生,雖然此時顯得格外的落寞與無助,可當時的人們誰又能想到,他就是日后憑一首詩火了一千多年的崔護。
從考場出來的崔護,徑直回到了他所落腳的客棧,而他的心情也失落到了極點。想想他從小寒窗苦讀,才情俊逸,遠近才子,又有幾人能超越自己?
可如今揭榜之后,自己卻榜上無名,這讓崔護如何想得通?所以他不甘心,不認輸,他決定要留在長安城里繼續苦讀,準備下次科考。
01、才子佳人邂逅桃花林
這時的清明,正是“又是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正清明”。而在客棧里埋頭讀書的崔護,內心深處也涌動著無限的躁動與孤寂,令他難以再繼續讀書。
于是,他把書本一丟,大步流星地跨出了棲身的客棧,踏上了往城南方向的大路,一頭扎進了城南那散布著無數村落的春光之中……
一路向南,只見沿途柳絮飄飛,黃鶯鳴唱,燕舞翩躚,暖陽輕照,祥瑞之氣彌漫于天地之間。這使得崔護頓時感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暢快無比。
看著那漫山遍野的紅花綠草,千樹萬樹,黃鶯飛燕,崔護沉醉在這樣的春日風光中,一時忘卻了路途之遠近。
他也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更加荒野的郊外。這里遠離繁華的都市,春花愈發繁茂,春意更加的盎然,崔護盡情地沉浸在這無邊的春色之中。
正當崔護處于興奮時,眼前一片粉色的桃花世界更加吸引了他,他顧不上一路的勞累,便自我陶醉在這片美好的世界中。直到腳酸腿軟,口渴難忍,崔護才想起來要找口水喝。
可面對這無邊的荒野,崔護實在找不到一滴水,正當他失望之際,一陣清脆的曼妙的少女的笑聲隨風飄來,傳入了崔護的耳中。
崔護循聲探去,竟在一片桃花簇擁之中發現了一座靜謐的莊園,那清脆的曼妙的少女的笑聲,正是從那莊園中飄出來的。
崔護心想,能發出如此動聽的聲音的人,一定美麗動人。這樣想著,崔護便想證明一下自己的猜想,也順便討一口水喝。
因此,猶豫再三,崔護還是上前敲響了莊園的門,而為崔護開門的,正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妙齡少女。
看著這女子嬌艷得如同剛剛盛開的桃花,崔護一時呆住了,幾乎忘了自己敲門的目的。那少女詢問崔護有何事,他只是癡癡地望著她,半晌無言。
少女見狀,不禁笑出聲來,這笑聲宛如陣陣春風,讓崔護一下子回過了神來。他不禁臉頰微紅,慌忙說自己是來討口水喝。
少女聞言,客氣地請崔護入院落座,并轉身為崔護去取水。崔護在院中徘徊,時而凝視桃花,時而偷瞄女子,心中有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不多時,女子端著一碗清水走出,輕輕放在崔護身旁的桌上。她也隨之坐在石凳上,恰好位于崔護與桃樹之間,形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
崔護飲盡碗中清水,抬頭之際,恰好看到了這一幕,心中遂產生一幅“桃花掩映佳人影”的畫面,于是心中不禁為之一怔。
同時崔護心中也生出一絲疑惑:如此絕色佳人,為何會獨居于此?她是不是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崔護心中揣著這些疑問,卻又不敢唐突發問,不過崔護終究還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向這少女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少女聽后,并未顯露出絲毫不悅,反而向崔護傾訴了自己的身世。原來,她叫絳娘,早年喪母,由老父一手撫養長大……
崔護靜靜地聽絳娘講著她的故事,他碗中的水也在不知不覺中喝完。此時,崔護也覺得該離開了,于是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莊園。
絳娘把崔護送到了門外,輕輕地掩上了柴扉,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世界。而崔護卻一步三回頭地看著莊園,眼中充滿了萬般不舍。
02、千古奇詩現,佳人夢西游
回到客棧,崔護波瀾起伏的心還是久久不能平靜,可當他一看到桌上的書時,他又燃起了對明天的夢想。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考上進士,以展平生的宏圖之志,于是崔護又一頭扎進書中。而一年的時光,便在書中一點點地消逝。
轉眼又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此時,無論是窗外的花香,還是枝頭啁啾的鳥兒,都喚起了崔護對去年清明時所經歷的一切的記憶。
他猛然放下手中的書,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城南的路。再次回到城南,一切都依然如初,那片桃花林也同樣是那樣的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然而,當崔護來到那扇熟悉的門前時,卻看到一把沉重的銅鎖,無情地鎖住了莊園的大門。
他急促地猛敲柴門,期待去年的那個少女能夠為他開門,但回應他的,只有那拂面的春風。崔護黯然神傷,倚門而坐,思緒萬千。
良久,他緩緩起身,從地上捻起一撮黑土,在柴門上深情地題下一首詩,以寄托他無盡的思念與惆悵: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寫罷,崔護便又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客棧,以后一連數日,崔護都茶飯不思,書本也棄置一側,整日神思恍惚,心系去年的人面桃花。
忽有一日,崔護似乎聽到有人呼喚其名,他倏然起身,徑直奔出門外,再一次踏上了通往城南的路。
沒過多久,崔護便來到了那一片醉人的桃花林,再一次踏進那個熟悉的莊園,尋找那曾經熟悉的人面桃花。
可剛一踏進莊園,崔護便看到那熟悉的門上,竟懸掛起了一塊不祥的白幡。崔護心急如焚,一下子沖入院中,卻看見一位陌生的老漢正哭得呼天搶地……
見有人闖入,那老漢顫聲詢問他是不是崔護,崔護雖感愕然,卻坦誠地說自己就是崔護。老者聞言,怒目圓睜,悲憤交加地控訴道:“是你,是你害死了我女兒……”
03、再尋訪桃林女子重生天,進士及第才子娶嬌娘
這話如痛天空炸開的驚雷一般,讓崔護驚之又驚,奇之又奇,他一時怔在原地,不知所措,更不知這老漢何以說出此般言論。
見崔護怔在原地,那老漢繼續咆哮:“都是因你在我家柴門胡亂題詩,令我小女看后一病不起,如今竟魂魄西游,這不是你害的又是誰害的?”
崔護聽完,淚水不爭氣地蹦了出來,老漢見此情景,引著他去見已逝的絳娘。來到屋內,只見絳娘靜靜地躺在床上,仿佛只是進入了夢鄉。
崔護見狀,迅速把絳娘抱入懷中,一邊不斷地搖晃著絳娘,一邊痛哭呼喊:“崔護已到,崔護在此,絳娘你怎么能舍我而去……”
這一番搖晃,仿佛把絳娘從鬼門關搖了回來,所以當崔護的淚水滴落在絳娘的臉龐時,那仿佛進入夢鄉的絳娘眼皮竟微微顫動,隨后,那雙眸子緩緩睜開。
看到如此情形,崔護一下子從悲痛的深淵里掙扎了起來,激動得如鯁在喉,說不出話來。
老漢亦是激動淚花在眼里打轉,他望著風度翩翩的崔護,又看看因為讀了崔護的詩而險些喪命的絳娘,當即將絳娘許配與他。
在崔護無微不至的照料下,絳娘的身體日漸康復。一日午后,崔護攙扶著即將成為他妻子的絳娘,漫步于桃花林間。
他輕聲嘆息:“這桃花似乎比前幾日稀疏了不少。”絳娘笑靨如花,輕聲回應:“桃花謝去,方能結出碩果。”
崔護迎娶絳娘后,心無旁騖,潛心向學。貞元十二年,崔護再一次參加科舉,一時進士及第,名動天下,仕途坦蕩。
縱觀崔護一生,最終官至嶺南節度使,在仕途之上,崔護一生為官清廉,政績斐然,深受民眾敬仰與愛戴。而他寫下的《題都城南莊》一詩,不僅意外抱得美人歸,還讓他人與詩都紅了一千多年。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妥之處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