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井鑫 北京報道
3月31日,光大銀行召開了2024年業績發布會。光大銀行行長郝成詳細解讀了該行過去一年的經營狀況,并對未來業績進行了展望。
作為一家國有控股銀行,光大銀行將服務實體經濟當作該行的首要目標,信貸投放規模穩步增長,尤其是科技型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金融等領域貸款余額增長均在40%以上,增速在股份行中居前列。同時,該行負債成本穩中有降,息差走勢逐步企穩,有利于銀行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力爭做產業鏈優質龍頭主辦行
2024年,光大銀行信貸總規模逼近4萬億元,年增不到1500億元,而科技金融和綠色金融的規模增長均在千億元以上,成為該行2024年信貸投放的最大亮點。
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光大銀行的營業收入1354.15億元,同比下降7.05%;該行實現凈利潤419.11億元,同比增長2.03%。不良率為1.25%,與上一年度持平。
在資產方面,該行的貸款和墊款總額3.93萬億元,同比增長3.88%。其中,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3795億元,增長42.06%。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規模3220億元,較年初增長45.5%。綠色貸款余額4424億元,較年初增長41%。普惠貸款和涉農貸款分別較年初增長14.9%和6.8%。
郝成表示,2024年該行通過單列信貸計劃、重點項目資本收費優惠等專項支持措施,推動科技、綠色、普惠、中長期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貸款實現較快增長。
此外,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光大銀行還積極落實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推動“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支持“保交房”攻堅戰。同時,支持上市公司開展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成為較早較快落地業務的股份制銀行。
對于2025年信貸投放規劃,光大銀行副行長劉彥表示,2025年該行對公信貸投放單列了貸款高質量發展的專項計劃,科技、綠色、普惠、制造業、民營、涉農等一系列領域的信貸支持在2025年將占到新增貸款總量的70%。同時,光大銀行還將做好重點行業的金融支持,將銀行的“行業專精”作為特色能力支持,依托戰略客戶的經營,在集成電路、算力等一系列的細分領域強化光大銀行的主授信介入,力爭做產業鏈優質龍頭的主辦行。
30%定存集中到期
在凈息差處于下行通道過程中,降低負債成本是光大銀行“增收”的關鍵。
“光大銀行積極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統籌好量價值的關系,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通過‘現金管理、受托支付、鏈式拓客、資格專戶’等一攬子舉措穩存增存,有力應對息差下行壓力。”郝成表示。
對于2025年經營目標,郝成表示,光大銀行將切實降低負債成本,努力促進降本增效。拓寬交易類、結算類和機構類業務,優化負債成本;提升財務資源使用效率,努力增收創效。
劉彥則透露,2025年光大銀行存款付息率下降的幅度會更大。隨著續作和新增存款利率的下行,總體的負債成本也是不斷下降的。光大銀行2025年到期的定期存款占到了總存款的30%以上,預計存款付息率的降幅會在20BP以上。“2025年銀行凈息差仍承壓,但息差的下行情況好于2024年。”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光大銀行副行長楊兵兵表示,該行每年的科技投入已經占到了該行營業收入的4.85%,人員占比達到了8.31%。光大銀行已經有一支3000人的數字化轉型團隊,賦能對公業務和零售業務已經有了明顯效果。
對于市場關注的市值管理問題,光大銀行董秘張旭陽回應稱,光大集團在過去一年完成了股權增持計劃,增持銀行股份超過1.2億股,股權比重在不斷地提升。同時,中信金融資產也公布了增持計劃,并在推進過程中,目前躍居光大銀行的第二大股東。“光大銀行一直堅持比較穩定的分紅政策,2024年全年的現金分紅達到了111.67億元,2024年歸普分紅率達到了30.14%,比前三年都有所提高。穩定、合理的利潤分配方案,包括分紅政策穩定,有助于提高對投資者的回報。”
張旭陽還提到,“光大銀行的A股股息率在5%,H股的股息率超過了6%,居銀行前列,也高于很多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率。這種穩健的經營業績和較高的分紅比例,有助于支撐光大銀行股票可以作為一個優質的‘固收+’的投資標的。”
“2025年光大銀行推行了‘十五五’戰略規劃,希望打造成一個數字化引領、具有鮮明特色優勢的一流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時也提出了‘五六六’的戰略路徑選擇。‘五篇大文章’是基本盤,6個特色業務體現了商業銀行從規模到結構,從速度到特色的工作重心轉移,體現了商業銀行綜合化、低資本化的轉型,也是光大銀行比較競爭優勢所在。”張旭陽表示。
(編輯:朱紫云 審核:何莎莎 校對:翟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