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醫學AI創新與發展論壇”上,《醫療機構部署DeepSeek專家共識》發布,系統規范了AI在醫療場景的部署流程,強調通過技術標準化與風險管控,提升診療精準度,保障患者隱私安全。
《共識》從醫療需求適配性、數據質量保障、倫理合規等五大維度提出系統性部署框架,旨在為AI落地醫療場景提供標準化路徑。
《共識》提到,醫療機構部署DeepSeek(深度求索)等AI系統前需完成三大關鍵評估:醫療需求適配性評估,重點針對不同科室臨床痛點定制解決方案;數據質量與基礎設施評估,強調原始病歷數據的專業化清理、標注及安全保護,遵循“患者隱私信息最小化”原則;法律法規與倫理風險審查,要求建立全流程合規審查機制。
針對患者關心的數據安全問題,《共識》提出動態化管理要求,包括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應急處置預案,定期開展合規性復查。共識起草組核心成員、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長柳玉倩說:“AI模型對海量病例的持續學習,可輔助醫生更快識別病征,但過程中需嚴格監控數據使用邊界。”
該《共識》由北京衛生法學會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醫療專委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等機構聯合起草,匯聚了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朝陽醫院等十余家醫療單位的專家智慧。下一步,共識將結合臨床反饋持續迭代。
信息來源:
信息采集:衛健君
聲明: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