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都已經看到小米汽車出車禍燒死三個女大學生的消息,只不過那個時候似乎有某種神秘力量在打壓這個消息,沒什么熱度。
圖片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這個新聞越捂越熱,今天終于上了熱搜。
女大學生開著一輛小米su7在高速上行駛,遇到高速占道施工,突然改道到逆向車道,結果輔助駕駛可能對這個場面訓練不足,直接撞上中間隔離帶水泥樁,迅速起火,而且家屬稱打不開車門,三位女大學生直接火化。
圖片
看到這個新聞,真是覺得惋惜。車主和駕駛員都是小米的粉絲。也是其家屬在網上喊了很久才引起媒體的關注。
網友也群情激奮,紛紛去雷軍的社交媒體留言質問。搞得雷軍也很惱火,還拉黑了一些鐵桿米粉。
而且還不斷刪熱搜。不能批評的產品是什么好產品?
這個問題,很多國產的電車似乎都遇到過,撞了就起火,還打不開車門。
即使小米汽車做得口碑還不錯,也沒逃脫國產電池車的這個問題。
沒辦法,鋰電池的特性就是這樣,馬上天氣熱了,這種事情,恐怕還會越來越多。
每一項技術的進步,都是需要不斷改進小問題才能成熟,甚至需要獻祭生命才能達成。
油車的發展過程中也有這樣的問題,一個又一個的事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經過百年的沉淀才有現在的技術。
比如,1978年美國南部出現福特的平托車被追尾油箱起火,車門還因為熱變形無法打開,搶救人員眼睜睜看著車內三人被燒死。
出了很多事故才承認把油箱設計在尾部有嚴重缺陷。都是人命堆出來的經驗教訓。
而且福特也是知道設計缺陷的,可算算賬,出事死傷幾百個人,賠償也就幾千萬刀樂,要是改設計除隱患也需要增成本一億多刀樂。算一算還是死人劃算。
而電車的發展也一樣,都會遇到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一次又一次的事故,也會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沉淀技術,才能日趨完善。
現在小米汽車電池起火,打不開車門,車內三人被活活燒死。對比平托車的事故,讓人感覺歷史總在押韻。
有人說現在電車的技術已經爐火純青,可真的是爐火純青了嗎?我看還要在河里摸一陣子石頭。
這么多車企這么多車型,每個車型的問題,都需要大量實踐才能發現。每一個問題可能都需要用生命去完善。
比如這次事故中的智駕,自動駕駛為好,輔助駕駛也好,我只看領導的司機什么時候下崗。
所以當一件新事物剛出來,我是不愿意去當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特別是關系生命安全的事物,電車如此,苗苗亦如此。
別管營銷宣傳如何天花亂墜,我只相信時間的力量。
希望電車盡快克服這些問題吧,逝者安息。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