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偉,今年27歲,初中輟學,幾個月前還在遠洋貨輪上當海員,月薪1.5萬,現(xiàn)在卻回到家鄉(xiāng)內蒙古做牧羊人。
很多人問我,海員工資都很高,為什么跑回老家養(yǎng)羊呢?難道收入比當海員還高嗎?
確實是這樣。
在此之前,我還做過理發(fā)師、外賣小哥、小吃攤主,后來為了更高的收入,才去當了海員。
結果跑遍大半個世界,兜兜轉轉一大圈,發(fā)現(xiàn)穩(wěn)定的高收入行業(yè)原來一直就在家鄉(xiāng)。
(我們當?shù)氐娘L景,給人的感覺是空曠,人煙稀少)
1995年,我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qū)灰塌二胡旗縣,真正的內陸,放牧和養(yǎng)殖相結合的農牧區(qū)。
我們那里家家戶戶都養(yǎng)羊、養(yǎng)牛、養(yǎng)雞、養(yǎng)鴕鳥,從會走路開始,我就攆著頭羊領著羊群去吃草。
小時候唯一見過的“海”,是我家屋后的“沙海”。
在那個專屬游樂場里,我曾帶著小伙伴們玩過“站營”,玩過揚沙飛雪,搭過房子,甚至被父親拿著紅柳條追著打過……
我是家里的獨子,爺爺奶奶和母親對我極盡寵愛,在他們面前,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但唯獨在父親面前,慫得像一只溫順的小羊羔。
因為他對我很嚴厲,從不溺愛,而且堅信養(yǎng)育男孩子就要像種樹一樣,把多余的枝丫砍掉,才能長成一棵有用的參天大樹。
我11歲那年,去鄰居家拿了幾根木頭到沙漠里面搭房子,誰知鄰居卻找到父親說我偷東西,指責他沒有管教好孩子。
那是我挨打最狠的一次,身上被柳條抽得滿是印子,像一條條蛇一樣趴在腿和屁股上。
至今想起,還心有余悸,好像那種火辣辣的疼痛感,烙印在了心里。
從那以后,我收斂了很多,可是骨子里的不安分是藏不住的,特別是到了青春叛逆期。
(15歲時候的我)
那年因為一件小事,我跟高年級同學產生矛盾,打了一架,隨后便開始厭學,只想出去闖蕩,不混出個人樣絕不回頭。
渾渾噩噩地過了一段時間,我直接帶著鋪蓋卷回家,告訴他們我不再上學了。
本來以為會招來父親的一頓打,誰知他既沒有打也沒有罵,只是不搭理,也不正眼看我。
可我知道家人為此在背后偷偷抹眼淚,父親甚至幾天都沒怎么吃飯。
現(xiàn)在想想,當時可能難過大于生氣吧。他們知道,我從小主意比較正,一旦做出決定誰也無法改變。
好在父母很快想開了,既然學業(yè)不行,那就去學個技術吧。將來不說過得有多好,起碼有吃飯的本事,餓不著。
所以,2012年,我在輟學幾天后,便去了包頭市學美發(fā)。
(學美發(fā)時候的我)
那時,全世界都在說2012年是世界末日,很多相信這個謠言的人都對未來很迷茫,也很恐慌。
但我偏偏不信邪,相信立足眼下,學一門技術,比琢磨謠言要實在得多。
正是基于這樣清醒的認識,在學美發(fā)時,我心無旁騖,僅用兩年時間,便從學徒工做到了理發(fā)師。
當?shù)谝淮斡蓄櫩椭鲃觼碚椅易鲱^發(fā)時,激動得像中了大獎一樣,走路時頭頂仿佛都寫著“驕傲”二字。
后來隨著我的技術越來越好,積累的顧客也越來越多,我開始留意學習開店的經(jīng)驗。
正好一個朋友主動找我入股,想在家鄉(xiāng)開一家理發(fā)店。經(jīng)過考察,我們盤下一家店,簡單裝修后,開啟了新的奮斗生活。
那時我心里更多的是欣慰,幾年辛苦之后,終于能自己做主做事情,有了要為之奮斗的事業(yè)。
(我跟姑姑的合影,當時19歲)
可惜花無百日紅,就在店里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我身上莫名其妙出了很多紅疙瘩,聞到染發(fā)劑的味道就開始不停打噴嚏。
去醫(yī)院檢查之后,醫(yī)生告知我是皮膚過敏,要遠離過敏源才會好。
而我的過敏源就是染發(fā)劑,遠離過敏源就相當于要告別奮斗了6年的美發(fā)行業(yè),我內心是真的不甘呀!
但冷靜下來思考,我還年輕,無論掙錢多少,身體還是要放在第一位的。經(jīng)過一番掙扎之后,2018年初,我決定不干美發(fā)了。
當年5月,我買了一輛電動車,一輛三輪車。為了多掙點錢,每天只休息四個小時,白天騎著電動車去送外賣,晚上騎著三輪車擺地攤賣小吃。
強大的工作量和超長的工作時間,給我?guī)砗艽髩毫Γ^發(fā)開始大把大把地掉,身體也出現(xiàn)各種問題。
到2019年3月份,我實在干不動了,也沒攢下多少錢,便把電動車和三輪車處理掉,心灰意冷地回老家了。
(22歲時候的我)
在家養(yǎng)身體將近一年,2020年,疫情爆發(fā),我開始對世界性的災難有了焦慮和恐慌。
每天都在找工作,哪怕再苦再累也能接受,只要能賺錢,能不被疫情帶來的影響打敗。
后來看到了一個海事學校招生,花1萬塊錢學習,考試合格就能出海當海員。
經(jīng)過詳細了解后,我懷揣著美好愿景,開始了新職業(yè)的學習。
學習過程和考試都很順利,9月14號,我從海事學校畢業(yè),隨后就開始找船務公司,辦理護照,做上船工作的準備。
兒時身臨其境地體會過“大漠孤煙直”的我,即使用盡想象力沒有想到,長大后會有一天背井離鄉(xiāng)。
遠離熱愛的故土,遠離腳下那片“沙海”,遠離充滿羊騷味的羊圈,日夜生活在飄搖于大海的輪船上。
2020年11月22號,帶著興奮和新奇,我在山東威海登上了海員職業(yè)生涯的第一艘船。
(我的海員證)
上船后我把每個角落都看了一遍,隨口就能說出這艘船的各種數(shù)據(jù),對輪船的航線也了然于心。
那時我就像當初下定決心輟學一樣,只想外出闖蕩,多掙點錢回去,混出個人樣。
當海員收入高,工作相對來說輕松,還能全世界到處跑,增長一下自己的見識。
沒錯,當初我的想法就是這樣的,可現(xiàn)實永遠在美好的想象到來之前就先狠狠打我一巴掌。
我們的工資倒是挺高的,剛開始做實習生的時候基本都能月入過萬,大副級別月收入在3萬以上。
看的風景也挺多,我們的船先后到了日本、越南、泰國、菲律賓、越南、漳州、深圳、臺灣、香港、加拿大、美國等地,繞了半個地球。
可這一趟下來,我心里更多的是失望。
很多人對海上生活抱有無比美好的期待,認為船上吃喝玩樂設施一應俱全,去到無人的大海上,那是多么自由愜意的美妙體驗啊。
然而,船員的生活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
首先是航行時間長,尤其是國際線,一年的時間里有大半年都呆在船上。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到港之后不能下地,只能在船上遠遠地看著陸上的人們走來走去。
想象著自己下地以后會去做什么,拎出來腦子里不多的英語進行模擬對話。
其次是上船意味著背井離鄉(xiāng)去打工,而且長時間不能回家。
所以我們船上很多船員是由于養(yǎng)家壓力大,或者創(chuàng)業(yè)失敗負債的,也有在陸地上掙錢少,想上船多掙點錢的。
如果在陸地上有份好工作,或者工資跟船上差不多,誰也不愿意來當海員。
還有,船上的生活很無聊,如果不是心理素質過硬,或者有自己的愛好,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
我見過不少船員,跟了幾個船就得了抑郁癥。
好在我們船上有KTV、健身房、棋牌室、乒乓球臺、籃球框等等設施,船員們下班后可以參加一些娛樂健身活動,調節(jié)下心理狀態(tài)。
(船上的乒乓球室)
另外,最重要的是高風險。
我們船上一共有22個人,實習生占了差不多一半吧。
記得到達香港的時候,有一個甲板實習生不小心把對講機掉到海里了,大副批評幾句,他竟然賭氣跳到海里去撈。
雖然船靠岸了,但港池里的水差不多也有20米深,而且天氣寒冷,水里溫度很低,人在里面十分鐘身體就會凍僵。
后來那個實習生游到船尾舵葉上面,被港口工作人員看到,及時救起來了。
年輕人因為一時意氣,差點葬身大海,這對于跑船的人來說,雖然不是很常見,卻也是見怪不怪的。
希望大家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沒有什么比生命和健康更重要,人沒了,就什么都沒了。
所以,船員的工作雖然相對來說比較輕松,但危險性還是很高的。
我也曾遇到過一次極端事件,現(xiàn)在想想還后怕。
當時剛上船不久,有一次去外面倒,正好碰到大風浪。
垃圾
狂風呼嘯,卷起的巨浪足有八米多高,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這么高的浪,根本不知道該怎么應對,站在那愣了幾秒鐘才反應過來要趕緊跑。
所幸跑得快,不然輕則被拍暈到甲板上,重則被直接拍到大海里。
(行駛在大洋里,船體呈30度的傾斜)
經(jīng)常有人向我咨詢當船員的一些問題,我想借此說,如果在陸地上工資達到每月5000塊錢以上,還是不要考慮來做船員了。
具體的原因可以參考一下我上面說的幾個方面。
當然,出海時也會遇到很多有意思或者讓我們感動的事情,比如我們有時候會進行海釣。
釣魚對男人來說,相當于棒棒糖對小孩子的吸引力,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了,更何況還是在海上。
我們在澳大利亞的時候釣上來的魚最多,還釣到一條肥美健壯的海鰻,足足有一米多長。
大家興奮地一直在圍著那條海鰻拍照拍視頻,攔著不讓廚師長下鍋做魚。
(我們釣到的海鰻魚)
船到美國后,由于疫情原因,供應商無法送貨。
結果等了幾天后,被通知全船打道回府,回國休假。很多同事想著來都來了,順便買點特產,回去送給家人和朋友。
但我們不能下地,就找關系托當?shù)匾粚θA裔夫婦幫我們代購。
叔叔阿姨每天跑幾趟超市,把我們所需的物品一樣樣買回來,而且一分錢差價都不賺,完全憑著對他國故鄉(xiāng)人的熱情幫忙。
那時我才意識到,什么是中華兒女一家親。我為船上的五星紅旗驕傲,更為自己黃皮膚黑頭發(fā)的基因自豪。
(給我們提供幫助的美國華裔夫婦)
2021年10月18日,我們返航到青島。
歷經(jīng)11個月,航行5萬海里,雙腳終于重新踩在了結結實實的土地上,回到了家鄉(xiāng)。
船員上不同船的時間并不是無縫銜接的,所以離下一次上船出海還有很長的空檔期。
這個時間重新?lián)Q工作也不太現(xiàn)實,我又是個閑不住的人,在家休息幾天之后,便跟著父親到鄉(xiāng)里學習收羊了。
兜兜轉轉一大圈,又回到人生原點。
當我跟著父親去看羊、收羊,聽著熟悉的鄉(xiāng)音,看著熟悉的風景,強烈的歸屬感涌上心頭。
我開始思考做船員在外漂泊的意義,也開始動搖從初中就立下的要出去闖蕩的心思。
(本地人的羊圈)
由于我人很機靈,嘴又甜,幾個月時間,就跟著父親做的有模有樣了。
這時才發(fā)現(xiàn),我們這邊每家養(yǎng)羊收入不算少,好一點的家庭年收入30-40萬,差一點的也有20萬左右。
而我如果在家養(yǎng)羊,再加上收羊賣羊的話,年收入只會更高。
原來我一直追求的高薪工作,一直想要做的事業(yè),一直想要闖蕩出個人樣的行業(yè),就在眼皮底下。
就是從小司空見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養(yǎng)羊。
于是我打定主意,不再做漂在海上的異鄉(xiāng)人,而要跟著父親一直做下去,等手里攢點錢,將來在老家這里開一個活羊交易市場。
我有貨源,懂行情,肯吃苦,有人脈,自信有能力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做出個樣子。
(跟著父親去收羊)
如今在家鄉(xiāng),我能陪在父母和爺爺奶奶身邊,能做自己從小擅長的事情,能掙到比當海員還多的錢,而且對前途和事業(yè)有清晰的規(guī)劃目標。
我想,這是我30歲之前做的最正確的事。
現(xiàn)在,我站在寒風里,望著羊圈里撒歡的小羊們,內心感到很滿足。
我找到了歸屬,找對了方向。我愿意憑借雙手去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也相信這夢想必將實現(xiàn)。
【口述 | 張偉】
【撰文 | 姚吖姚】
真實人物采訪: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感謝您的喜歡!
(本文章根據(jù)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真實人物采訪”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